江畔独步寻花其五词解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词解

释义:

1.黄师塔,是纪念一位姓黄的僧人的墓地。因四川地区习惯称和尚为师,所以此塔便称为师塔。

2.江,指的是成都的锦江,是成都市区的一条重要河流。

3.流向东方,表示锦方向是向东流淌。

4.倚靠,表示一种轻松的动作,靠着某物休息。

5.一丛丛,表示桃花的数量很多,在一起。

6.没有主人,指桃花自由生长,无人照料。

7.究竟,表示对颜色的疑问,究竟是指深红还是浅红。

译文:在黄师塔前,成都的锦江向东缓缓流淌,春光温柔,暖风拂面,让人困倦不已,想要倚着春风小憩一会。周围桃花盛开,一丛丛地簇拥在一起,似乎没有主人,让人不禁好奇它们究竟喜欢展现深红色的美丽,还是浅红色的呢?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最终在成都建立了草堂,找到了安身之所。在成都的日子里,杜甫常常外出散步赏花,每次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诗篇。他一共写成了七首《江畔独步寻花》,这是一组深受人们喜爱的诗歌。其中,本诗是第五首。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对成都春天景色的赞美,江水清澈,花儿盛开,暖风习习,阳光明媚。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这组诗共有七首,每一首都描绘了不同的景象和情绪。第一首描述了独步寻花的原因;第二首则描绘了行进至江边看到的繁花盛景;第三首描绘了花儿的红白交织之美;第四首则是诗人对花之盛的想象与人们欣赏美景的喜悦;第五首便是关于黄师塔前的桃花之美;第六首描述了黄四娘家的花朵;第七首总结了赏花、爱花、惜花的情感。前四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悲愁孤寂之情,而后三首则展现了赏花时的喜悦和满足。这些诗歌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独步寻花画面,展现了杜甫对安宁生活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词解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