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谢了还等什么啊?别再犹豫啦!

品诗词之美,听历史故事之韵,欢迎来到北窗(玲子)的世界。

前言:

苏轼在元丰三年二月一日终于抵达黄州治所,他的长途跋涉如同“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他的初次到达并没有官舍可居,于是他与长子苏迈暂住黄州城南的定慧院。在这座中,还有一座名为乾明寺的。

那是一个雨后天晴的午后,苏轼独自从定慧院出发,步行至四望亭,然后沿着东岗回到。四望亭位于黄州城内的高岗之上,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江景。两年后,苏轼在东坡建造的雪堂与四望亭相互呼应。

诗词欣赏:

其一

雨后浮萍汇聚,蛙声盈满四邻。海棠如梦消逝,梅子新鲜诱人。拄杖闲游挑菜,秋千空荡无人。唯有殷勤的木芍,独自在暮春时节绽放。

其二

四望亭久已荒废,下有种鱼塘。暮色笼罩千山,春风拂过百草香。市桥寂静无人,古寺竹林繁茂。鹳鹤何处飞来,夕阳下哀鸣不断。

赏析:

这两首诗是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代表作,展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和身世之悲。第一首诗清新明丽,写雨过天晴的景色,以及触景伤怀的感慨。第二首诗则写高亭暮归,展现了荒凉寂寥的景象,寄寓了苏轼的孤独和无奈。这两首诗是苏轼彼时心境的写照,看似清新,实则难掩悲凉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苏轼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无奈和孤独感。每一句诗都蕴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情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似乎在诉说着他的孤独和失落。他寄情于景,将情感融入自然之中,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情感表达的方式让人感受到苏轼的内心世界是如此丰富而深刻。他的诗词不仅是对生活的记录,更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诗词世界感受那独特的韵味和情感吧!历史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北窗(玲子)愿与你一同品味其中的精彩之处!

后记:

苏轼的团练副使身份让他在黄州遭遇重重困境人生处于低谷他身心都饱受煎熬在借居定慧院的这段时间里他仍未从乌台诗案的重创中缓过神来在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怅然若失和孤独寂寞的情绪这两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品读那些不朽的诗篇!品读历史的痕迹感受文化的魅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