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真的崛起了吗?
作者:王鑫
近期,以《雾山五行》为首的几部国产动画再次引发了关于“国漫崛起”的讨论。这部由林魂导演主创的三集动画作品,每集时长约40分钟,凭借水墨风的场景以及打斗表现的冲击力,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国漫之光”。
人们翘首以盼一部优秀的动画已经很久了。每部优秀的动画作品的诞生,都在重新制定“好”的标准,提高人们对下一部的期待。《雾山五行》正是其中的一例。“国漫崛起”的话题却引来了争议。一些人对于“国漫”的定义表示质疑,对国产动画是否真的崛起持保留态度。
暂且不论《雾山五行》的优劣,我们来看两个问题。首先是关于“国漫”这个词的再度热议。虽然在大多数人眼中,“国漫”是“国产动漫”的简称,但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准确的命名,甚至饱受争议。这是一个国人发明的词汇,主要是从受众角度去传播的。在动画和漫画产业尚未形成的年代,“动漫”被用来指代日本的动画和漫画。后来这两个产业逐渐发展,有了自己的行业要求,“动漫”这个模糊的概念便有了分开的必要。动画和漫画是两种艺术形式,动画是“以画面重新创造动作”,而漫画则是“用分镜讲故事”,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国漫”严格来说只能是“国产漫画”的简称。相对应的,有人也将“国产动画”简称为“国动”,虽然流传度稍低,但却能准确区分两种艺术形式。“动漫”这个说法已经深入人心,“国漫”也随着近年来国产动画在网络和影院取得的有目共睹的进步,成为日常语言的常见词汇。尤其是一些国产动画作品如《秦时明月》、《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等逐渐改变了公众对动画的刻板印象,让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国产动画的艺术水准和价值。这使得“国漫崛起”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实际上,所谓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超越心态的产物。我们期望国产动画能与日本和动画相提并论,这也是心态的一种体现。要真正自信地说出“动画崛起”,还需要改善创作环境,提高社会接受度,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最后要泼点冷水,《雾山五行》虽然是动画人的一次精彩尝试,但动画制作仍然是一个劳动强度极高但收入却不那么高的行业。与其过度赞扬它是“国漫之光”,不如关注制作团队所付出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更为实际。若要真正让国产动画成长为一门成熟的艺术形式,还需要更多的准备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