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蜱虫,又被人们称为“爬子”、“扁虱”或“狗豆子”,是一种令人深感厌恶的害虫。这种害虫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几乎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特别是在丘陵和山区,无论是人、畜、禽还是野生动物,都是它们侵袭的对象。蜱虫个体较小,容易被人忽视,而且它们的主动防护较为困难,有时被叮咬数周后才被发现。蜱虫的危害却不容忽视,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轻者也可能留下永久的疤痕。对于喜欢野外旅行或工作的人,蜱虫是需要重点防范的对象。那么,蜱虫喜欢呆在什么地方?被蜱虫叮咬后应该怎么办?被叮咬的后果有哪些?通过我两次的真实经历,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蜱虫是一种寄生类害虫,它们依赖于宿主的血液来生存和繁衍。蜱虫主要生活在有人或动物的地方。对于人类,蜱虫一旦叮咬,往往会迅速清除灭杀,所以它们不可能依赖人类生存繁衍,而主要是给人类带来一定的伤害。而对于动物,由于缺乏主动清除和灭杀蜱虫的能力,动物往往成为蜱虫的主要宿主。蜱虫可寄生的动物种类繁多,包括哺乳动物、禽鸟类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它们一旦入侵寄主身体,便会吸血生长,直至吸足血液后跌落土壤产卵繁衍。蜱虫通常出现在家禽家畜经常活动的丘陵岗地、山沟河谷,以及野生动物频繁活动的阳坡洼地、水源地、灌木丛等地方。
如果不幸被蜱虫叮咬,需要谨慎处理。被蜱虫叮咬时,人们往往无法感知,因为蜱虫具有类似于蚊子、山蚂蝗的特异功能,可以在叮咬时释放类似的物质。我曾经两次被蜱虫叮咬,第一次是在锁骨处,一周后才发现,蜱虫已经吸血,最终完整取出,但留下了深褐色的痣。第二次则比较幸运,及时发现并成功拔出。被蜱虫叮咬后,不宜强行拽出,以免其口器及头部残留在皮肤里。最好使用风油精将其浸泡熏晕,然后选择适当的时间拔除,或者直接寻求医生的帮助。
为了防范蜱虫叮咬,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要了解要去的地方是否有蜱虫活动。这可以向当地农户或向导询问。要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衣长裤,扎紧裤脚衣袖,以最大程度地预防蜱虫叮咬。在一些重点地段,如家畜家禽养殖场地、野生动物经常活动的地带等,需要重点做好防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