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什么短语类型

格物致知是什么短语类型

诗的生命在于吟诵,无吟诵不成诗。

文章体裁繁多,但大体上可归为韵文与非韵文两种。诗歌,便是应“韵”而生。心中所想形成志向,发出的声音便成为诗。世界首首诗篇,并非写在纸上,而是唱出的。如那“杭育杭育”的劳动,不正是最早的诗篇吗?

声音是诗歌的本质,是其价值的体现。缺少声韵的,我们称之为散文或其他非韵文形式,不必强行归类于诗歌。

鲁迅先生在提倡“文学”时,对诗的要求可归纳为八个字:顺口、有韵、易记、能唱。这四点都与声韵息息相关。

格律诗将韵律体系运用得淋漓尽致,学习和创作旧体诗,首先要过的就是吟诵这一关。

吟诵,即以吟咏的方式诵读。字出声腔,抑扬顿挫,阴阳刚柔,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在吟诵中感受诗词的艺术魅力,从声韵中还原作者的精神风貌。

关于平仄、相粘、拗救等规则,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吟诵。清晰的诵读使人神清气爽,而优美的诗句则让人心生欢喜。从《广韵》《集韵》到《诗韵集成》,诗学即声韵学、节奏学、吟诵学。只要诵读流畅,品味时便能口角噙香。

格律诗之难,难在对其吟诵要求的严格。看似简单的平上去入、平平仄仄,在诗人眼中却是深奥的“众妙之门”。如杜甫这般精通声律的人,尚且“为人性僻耽佳句”,可见贾岛等人对诗的琢磨之深!

清末古文学家唐文治提出了“古文四象”之说,强调不同文风的诵读方式。诗词与吟诵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古人通过吟诵,不仅能互相唱和,还能在吟诵中琢磨字词。通过吟诵,可以感知语脉、心情、意境。掌握了吟诵之道,便得诗词三昧。

吟诵之妙,在于把握节奏点。近代诗人华钟彦认为每句格律诗只有一个节奏点,这个节奏点上的字必须是平声,需要长吟。我深表赞同。抓住这个要点,整个句子的精气神便跃然纸上。华先生的见解虽有些刻板,但可初尝其理。

从本质上说,吟诵是一种诗歌态度。声音之美、节奏之美、意蕴之美,都是诗词之大美。只有吟诵才能真正领略诗歌的韵味。

古人所言“声情并茂”,便是诗文吟诵的最高境界。《乐经集》“乐本”篇中详述了六种“声”与“情”的匹配关系,不仅适用于吟诵,更适用于写作。无论是立意谋篇还是遣词造句,都要注意声韵的选择。在吟诵中汲取精华、陶冶,自然而然就能顺口流出清词丽句。这就是古人强调吟诵的真意所在。本文刊登于河南日报之上,供读者品读欣赏。


格物致知是什么短语类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