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正值金秋时节,橘红满枝,风景如画。苏州的橘子又熟了。
提及橘子,苏州人首先想到的是东、西山的美景。在这山水间,红、黄、橙三色交织,为秋天的自然增添了最为绚丽的一笔。这里因电视剧《橘子红了》的拍摄而名声大噪,苏州东山的橘子更是名声远扬。那片金黄的橘林,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苏州地处我国柑橘植栽区的北缘,有着悠久的柑橘栽培历史。早在《唐书·地理志》中,已有关于洞庭山进贡橘子的记载。历代文人墨客,如白居易,都曾对这里的橘子赞不绝口,亲自挑选西山的“洞庭红”橘子进贡。
今日(11月16日),苏州市农业农村局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好柑橘”品鉴评比活动。在吴门桥街道润达社区,红、甘平、洞庭红橘、温州柑橘等28个品种的橘子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比美”大战。究竟哪一种最鲜?哪一种最甜?
现场,由省内权威柑橘专家组成的评比小组对参评的柑桔进行了严格的品鉴。经过一轮比拼,张家港的“红”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苏州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袁卫明对红赞不绝口,称其为苏州的特色品种。但相较,洞庭红橘在化渣性方面稍显不足。红作为“混血品种”,是浙江象山县从日本引进的“杂交品种”,目前被誉为国内最好吃的橘子品种之一,其口感类似冰糖,即化。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员陆爱华表示,红在江苏的种植面积正在逐步扩大,其外观漂亮、口感佳、产量高,价格不菲。最好的“红”甚至可以卖到30元一只。虽然红属于娇贵的杂柑类品种,抗冻能力较差,储存性不理想,但苏州的气候条件适宜其栽培。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张强介绍说,苏州全市的柑橘种植面积约为2.1万亩,产量1.9万吨,产值高达4.8。主要分布在吴中区、区和张家港市,主栽品种以温州柑橘为主。
近年来,苏州对柑橘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方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保护地方特色的优质品种,并在吴中区建立了苏州地产料红橘种质资源圃。加强供给侧结构,引进推广柑橘新品种,如红、甘平等。目前,张家港、昆山、吴中区等地正在开展小规模的试验示范。
今年东、西山橘子因天气原因销售遇冷。对此,袁卫明建议果农创新营销模式,结合旅游业发展休闲采摘观光,带动柑橘销售,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将针对柑橘产业进行优化。通过引进品质优、易栽培、易丰产、耐贮运和效益高的适载品种来优化柑橘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推进柑橘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苏州柑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