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睡十多个小时还是累成狗,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天天睡十多个小时还是累成狗,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正文】声明:本文内容结合权威医学资料与个人观点撰写,旨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人以为自己睡不着是失眠,其实可能是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地睡觉”。睡觉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背后涵盖了一系列的生理机制和生活习惯,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常常有人到医院咨询,说自己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又疲惫不堪。询问他们的作息习惯,发现很多人存在以下问题:睡前玩手机、在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待睡眠的方式不正确。那么如何快速入睡呢?以下是五个你对睡眠认知的建议:

不要自己入睡。焦虑是导致入睡困难的头号心理因素。当你发现自己超过20分钟还没睡着,建议起身去做一些无聊的事情,比如听音乐、阅读杂志等,等困意袭来再回休息。床不是战场,无需与睡眠为敌。

避免大脑在睡前过于活跃。这被称为“认知过度激活”,是导致入睡困难的原因之一。睡前一小时,应该避免思考工作或需要动脑的活动,如看剧、刷短视频等。可以尝试进行放松的活动,如洗澡、关灯、静心等,让大脑明白这是准备休息的时间。

第三,要警惕蓝光对褪黑素的影响。褪黑素是的一种睡眠信号激素,但蓝光会抑制其生成。晚上接触蓝光会推迟入睡时间。建议在晚上9点后开启夜间模式或护眼模式,并尽量减少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戴上抗蓝光眼镜也有助于减少刺激。

第四,别让床成为多功能场所。很多人在吃饭、工作、娱乐等,导致大脑对床的标签只有“活跃和兴奋”。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床只能用于两件事:睡觉和”是一个重要的原则。让大脑重新学习床的真正用途。

第五,注意睡眠节律的重要性。长期晚睡会打乱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人的睡眠受昼夜节律控制,一旦紊乱可能导致白天困倦、晚上精神亢奋等问题。保持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即使在假期也如此,是维护健康睡眠节律的关键。

失眠并非单纯指“睡不着”,而是指没有以正确的方式在正确的时间睡觉。修复睡眠习惯需要日复一日的努力。别再为“睡不着”而焦虑,尊重睡眠,让身体自然地进入休息状态。

【参考资料】

①睡眠研究报告(2022年).网健康频道;②《为什么我们睡觉:解锁睡眠与梦境的力量》 Walker M;③Czeisler等人的研究:“房间光抑制褪黑素生成缩短人类睡眠时长”;④《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的一篇关于“过度警觉与失眠症”的综合评论;⑤《自然》杂志关于生物钟与情绪障碍的研究视角文章等。感谢关注和支持!


天天睡十多个小时还是累成狗,这到底是咋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