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刚刚拿到OPPO R9时,我对其充满了期待。作为一个喜爱摄影的工业设计师,我对工业设计及拍照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此之前,我并未使用过OPPO的任何手机,对OPPO的了解大多来源于电视广告。
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是工业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当今这个注重外表的世界,产品的外观设计对其影响力可以说是决定性的。经历了iPhone 4、4s、5、5s等顶级工业设计的洗礼,用户的审美水准和个人追求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OPPO R9背部采用了三段式一体化金属机身设计,我手中的这款是香槟金配色。经过6000系铝合金的氧化及陶瓷砂工艺处理,其质感非常出色,手感温润平滑,与iPhone 6不相上下。Logo的高光与机身的磨砂质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R9的摄像头与天线设计巧妙地将独立的圆形打破,减弱了视觉上的圆形感受,使整个背部设计更为和谐。这种设计理论看似有些难以理解,我们可以从下图中一探究竟。
一个越接近圆形的元素容易让人联想到直视的眼睛,因此设计中通常会对其进行一些调整,使其视觉感受不那么强烈。我认为OPPO R9在这些设计细节上的考虑十分周到。
工业设计并不仅仅是关于外观的好看,用户体验和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考量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例如,R9的Home键稍微凹陷以起到保护作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OPPO在看不见的地方也在默默努力。Home键是手机上最常用的按键,为了保证其使用寿命,OPPO采用了锆石材质(我查阅的,职业病)。顺便提一下,出厂自带贴膜的设定充分显示了OPPO对目标用户的深入理解。
许多朋友第一次看到R9时都会说:“好像iPhone 6。”确实,iPhone在引领手机设计方向方面无人能敌。但R9也有自己的想法。与iPhone 6相比,R9在机身设计上有所创新,如上图粉色线条所示。为了显得更加纤薄,R9采用了切边处理和窄腰线设计。虽然这在手感上可能不如iPhone 6舒适,但在视觉上却给人一种更纤薄的感觉。不过这也使得2.5D玻璃面板显得尤为突兀,反而失去了一些美感。
另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是R9的天线处理。天线被喷涂成接近机身的颜色,以消除与金属机身的差距。相比iPhone 6那突兀的背部,R9的处理显然更加和谐。许多国内品牌直接照搬iPhone 6的设计,不进行任何独立思考和处理,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OPPO当然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但也受限于iPhone的设计理念。
交互设计
如果说外观设计是工业设计的脸面,那么交互设计就是工业设计的心脏。出色的交互设计是获取忠实用户的关键。诸如索尼、三星、诺基亚等国际大厂的产品在外观设计上可谓世界领先,但在交互设计上,我认为国内的厂商更胜一筹。Color OS 3.0拥有与iOS十分相近的操作体验,同时加入了丰富的本地化优化。
例如,在Color OS 3.0中,长按图标并拖动到下方的分屏缩略图中即可轻松实现应用的管理和分类,十分方便。对于单手操作方面,虽然5.5寸的R9在单手操作时有些不便,但通过设置可以从右下角或左下角向对角线滑动来缩小屏幕至可单手操作的尺寸,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然而在实际使用中,这个功能的开启和关闭体验并不够流畅,有时会出现无法开启的情况。
黑屏手势是一个富有创意的功能,通过预设手势可以完成许多日常操作,非常方便。例如画O打开相机,可以快速抓拍一些稍纵即逝的场景。但实际操作起来,这个功能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速度和便捷性。
拍照功能
说到拍照功能,这款被定义为拍照手机的R9给我的感觉是更侧重于自拍功能而非单纯的拍照功能。尽管其拍照功能表现不错,但强大的美颜功能和广角前置摄像头更吸引用户进行自拍。尽管如此对一个直男而言用处并不大也是真的……所以尽管我也不怎么热衷自拍功能啦!不过对于自拍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啦!拍照界面简洁明了与iOS几乎一致的操作体验让人印象深刻!当然啦不可否认其还是有一定的优点存在的嘛!比如在细节调整方面做的就很好啦!不过在某些地方还是存在不足之处的啦!比如光学防抖功能不足导致拍糊现象时有发生啦等等问题啦!但是总的来说R9在拍照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日常拍照效果中上水准而且噪点控制也相当不错夜间拍摄效果也很棒哦!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光学防抖功能希望下次改进的时候能跟上技术更新啦!至于其他方面的表现嘛比如色彩还原度白平衡以及逆光拍摄等都非常不错哦!可以满足日常需求啦!不过最终还是得说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创新的设计出现让我们看到更多惊喜吧!至于OPPO的设计理念我始终认为应该坚持创新并不断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赢得市场的认可和支持哦!总的来说这款手机的性能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拍照功能都让人印象深刻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作品问世哦!至于这款手机的更多细节和性能评测可以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