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9日上午,广东遭遇飑线带来的雷雨大风侵袭。飑线自北向南推进,影响广东多地。受此影响,从成都双流、天府机场往返广州、深圳等地的航班纷纷被取消或延误。从五月开始,广东地区的冷暖空气交锋频繁,导致雷雨、强对流天气接连不断。据广东天气预报,预计5月9日至10日白天将迎来强降水的集中时段,主要影响区域为粤北和珠三角。
随着一系列天气预警的发布,飑线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在,飑线是如何形成的,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当飑线预警发布时,普通人应该如何防范呢?为此,封面新闻采访了墨迹天气的首席气象专家庄婧。
据了解,5月9日早晨6点,广东的韶关、清远、肇庆、云浮等地已经出现强降水,并伴有强对流天气。随后,下游的广州、佛山、河源等地也迎来了恶劣天气。深圳市气象台于5月9日8时发布了全市的雷雨大风和暴雨预警信号,预计9时30分前后深圳市将出现强雷雨天气,最大小时雨量可能达到50毫米,并伴有最大阵风9级左右,全市进入暴雨戒备状态。
广州白云机场的消息显示,截至5月9日12:30,因天气原因造成的客运航班延误超过一小时的已达到48班,成都至广州的航班中,不正常航班的比例更是超过了54%。受阵雨、雷暴大风等天气影响的机场主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南宁、海口、厦门、福州、温州等华南和华东沿海地区的机场。
气象专家庄婧表示,飑线是一种强对流天气的表现,从天气雷达图上看,它就像一串雷暴云被串联起来,实际上是由多个雷暴单体侧向排列形成的强烈对流天气带,力极大。飑线来临时,会出现风向突变、风力急剧增强、气压猛升、气温骤降等强烈的天气现象。在飑线附近,还可能伴随有雷电、暴雨、冰雹和等激烈天气过程。
据庄婧分析,飑线的形成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是充沛的水汽条件,这是对流发展的能量和物质基础;其次是上空存在“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大气层结,即低层暖湿和高层干冷,形成较大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导致大气中积蓄大量不稳定能量;最后是需要适当的触发机制,才能可能发展成飑线。综合来看,就是水汽充足、空气呈现下暖上冷的状态,再加上适当的触发机制,就可能导致强对流天气的产生。“目前南方正处于对流多发时期,水汽输送较强,冷暖空气活跃,发生极端天气的频率相对较高。”
那么,面对强对流天气,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在强对流天气到来前,我们要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准备。检查门窗的固定件是否完好,确保门窗的密封条完好无损。在强对流天气到来时,要远离窗户,确保门窗紧闭,并考虑在窗户上安装防护网或其他加固装置来提高其稳固性。在强对流天气过境后,要对门窗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的密封胶条,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在窗户附近放置易被风吹动的物品,确保家中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