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经常听说“空调开除湿模式比制冷模式更舒适且省电”这一说法,但一直没有实际操作过。最近家里安装新空调,特意向专业的安装师傅询问,他告诉我:“虽然开除湿模式确实能省电,但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为什么开除湿模式会更省电呢?
压缩机运行时间较短。在制冷模式下,当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压缩机才会停止运行。而开除湿模式时,只要空调内部的蒸发器降温到一定程度,压缩机就会停止工作。在设定相同温度下,开除湿模式时空调压缩机的运行时间通常比制冷模式更短,从而耗电量减少,更加省电。
出风量较小。制冷模式下,为了迅速循环室内空气以达到降温目的,空调的出风量会很大,这样势必会增加耗电量。而开除湿模式下,空调的出风量较小,甚至许多老式空调在除湿模式下根本不会出风,没有风扇运转,因此耗电量也会相应下降,让人觉得开除湿模式很省电。
什么情况下不适合开除湿模式呢?
尽管除湿模式在某些情况下看起来比制冷模式更节能环保,但在特定情境下,开除湿模式可能会适得其反。例如,当室内温度特别高时开启除湿模式,空调蒸发器会频繁重新升温,导致压缩机频繁启停,这不仅会增加耗电量,还会对机器造成损耗。当室外温度过高时,开启除湿模式会导致空调风量变小,室内降温速度变慢,让人待在房间里感觉不凉爽。长时间开启除湿模式还会使房间内变得非常干燥,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可能造成身体不适。
当室内外温度过高(超过35度)时,最好不要开启除湿模式,使用正常的制冷模式即可。如果担心室内过于干燥,可以通过放置水盆或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在室内外温度适中的情况下,开启除湿模式可以节省能源并保证舒适度;在潮湿天气或室内外湿度较大时,开启除湿模式也是一个好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