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克再次来临,瞄准我们的钱包,带来了新款的iPhone 14系列之后的更新产品——iPad系列新品。这次的诚意似乎稍显不足,众多网友对这两款新品持保留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两款新iPad的定价策略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重点聚焦一下这两款新品iPad的价格情况。iPad 10这款入门级产品的起售价已经攀升至3599元,对于64G版本来说,这一价格已经相当不菲。若你觉得内存不足,需要额外增加内存的话,还得再花费1200元升级至256G版本。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代产品并没有提供128G的选项,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难度和成本负担。iPad Pro 2022款的价格更是令人,11寸版本起售价高达6799元,而上一代产品起售价为6199元,涨幅明显。
仔细分析这些新品的更新内容,我们会发现配置的升级伴随着价格的飙升。iPad 10的新模具设计,U-C接口的加入,”新”模具与iPad Air 4相似的外观和尺寸,以及A14处理器的搭载等,无疑都是积极的进步。这些升级是否值得消费者付出更高的价格呢?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这两款iPad的一些明显缺陷。首先是屏幕方面,虽然iPad 10的屏幕素质在行业内堪称顶尖,但令人疑惑的是,苹果为何在提升其模具和显示效果的仍使用老款的非贴合屏幕。非贴合屏幕的存在会导致光线在其中产生发射,出现屏幕泛白的情况,显示通透性不如全贴合屏幕。而且全贴合屏幕还拥有进灰概率小、耐摔性强等优势。显然,非贴合屏幕的成本更低,更有利于苹果获取更多的利润。
苹果在产品差异化上也做出了一些令人费解的选择。随着iPad mini 6的推出,只有入门款的iPad才支持二代Apple Pencil。当iPad 10更换成U-C口时,消费者原以为苹果将全面淘汰一代Apple Pencil,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苹果仍然坚持使用一代笔与Lightning接口的组合,而对于想要使用U-C接口的iPad 10的用户,苹果提供了一个”天才”的解决方案:购买一个U-C转Apple Pencil转换器。这种操作令人无法理解,似乎更像是在清库存而非真正满足用户需求。
回到价格问题,iPad 10的起售价相比上一代上涨了1100元,这个价格显然已经超出了入门范畴。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没有提供128G选项,而且需要额外花费1200元才能升级到更大的内存。在三四千元的价位段中,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产品非常多,甚至可以考虑到购买老款的iPad Air和iPad Pro,它们在体验上显然比新款的iPad 10更具优势。
那么iPad Pro的情况如何呢?除了将处理器从M1升级到M2外,似乎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升级点。价格方面则上涨了600元和800元。考虑到M系列芯片在iPad上的性能过剩情况严重,这一升级似乎并不值得消费者付出更高的价格。实际上,购买旧款iPad Pro或者甚至旧款入门级的iPad在体验上差别并不大。而且不仅仅是这两款新品涨价的问题。其他iPad机型和部分配件也开始齐刷刷地涨价。这种操作无疑是在消耗苹果之前打下的江山对产品的销量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iPad产品线已经陷入了瓶颈期单纯靠堆料已经难以打动消费者除非苹果能在操作系统等方面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否则仅靠硬件升级已经难以吸引消费者了。不过这次发布会也带来了一些好消息那就是全系iPad都完成了从Lightning接口到U-C口的过渡这也意味着iPhone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完成这一过渡彻底告别老古董Lightning接口至于具体是iPhone 15还是iPhone 16就只能拭目以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