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读书时代,四大名著的作者是谁这一必考题,教科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让我们能毫无疑虑地回答出来。
但在学术研究领域里,关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几乎没有争议,而其他三本书的作者却有着种种争议。比如对于《红楼梦》,现代的红学专家们对作者是否真的是曹雪芹有所争论。至于《水浒传》的作者,也有说法认为是施耐庵和罗贯中的合著。然而争议最大的,莫过于《西游记》的作者问题。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但在清代,知道吴承恩的人并不多。当时最主流的观点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元代的著名人物长春真人丘处机。丘处机的名字在历史上的确存在,并且他在界有着重要地位。这一观点出现在清朝顺治年间,一个道士被认为是《西游记》的作者,这个观点我们稍后会详细讨论。
先来看一下《西游记》这部著作是如何诞生的。实际上,早在元代以前,《西游记》的故事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但那时都是一些零散的传说,并未形成完整的小说出版物。直到明朝万历(公元1592年),南京的世德堂书店首次出版了完整的纸质小说《西游记》,很快成为当时的畅销书。这个版本的《西游记》并没有署名作者,只是卷首的序文中对小说的来历做了模糊的介绍。世德堂表示自己在出版时也不知道作者是谁,可能是出自某个王府或是某位举人、进士之手。写这本书的人肯定不一般。
随着《西游记》的畅销,人们对这本书的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多方考证,有人认为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某个王府里的高人。要写出这样的作品,不仅需要文采和渊博的知识,还需要在摸爬滚打的经历。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小说中那些影射的事情。作者为何不在书出版后主动现身呢?这与当时文坛的风气有关。那个时代的文人视吟诗作赋为雅事,而写娱乐百姓的小说被视为不入流的技艺。如果《西游记》的作者真的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他是绝对不敢公开承认的,因此一直没有人站出来声称自己是作者。
到了清代顺治年间,一个名叫残梦道人的道士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认为《西游记》的作者应该是人物丘处机。这个残梦道人名叫汪象旭,在领域颇有名气。他的证据是丘处机曾经受到成吉思汗的邀请去过西域,并且《西游记》中有大量关于的内容。这一说法得到了清代许多学者的支持,因此在清试时,答案必须是丘处机才是正确选项。不过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著名学者纪晓岚找到了一个有力的证据来反驳这个观点:书中多次出现锦衣卫和司礼监的描写,这两个机构只在明朝存在,而丘处机是元朝人,他怎么可能写出明朝的内容呢?因此到了清代后期丘处机是作者的说法开始动摇。
第一次出现作者是吴承恩的说法是在乾隆时期一位名叫吴玉搢的考古学家在整理淮安县志时偶然看到记载吴承恩撰写了《西游记》。由于吴承恩是淮安人因此这一观点迅速得到了许多淮安籍的支持吴承恩之说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这一观点除淮安县志的记载外没有其他确凿的证据支持因此属于较为脆弱的观点在清代并未得到公认直到民国时期得到了胡适和鲁迅的支持他们的表态几乎一锤定音从此吴承恩成为《西游记》的作者成为了标准答案然而七八十年代以后学术界对《西游记》作者的争议再次展开自由讨论有学者提出作者是明代内阁首辅李春芳等观点并给出了一些推理性证据但由于证据不足未能吴承恩之说的主导地位因此至今《西游记》的著作权仍归属于吴承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