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播放器享受音乐。国内音乐播放器市场也日渐繁荣,诸如QQ音乐、酷狗、酷我、网易云音乐、虾米等主流播放器应接不暇。
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通常选择的标准品质音乐已经足够满足需求,而且大部分不需要支付费用。这是因为许多互联网音乐公司为了扩大用户,对标准音质的音乐并不收费。
对于一部分对音乐有更高追求的用户来说,他们能够敏锐地感知到标准音质中的杂音和缺陷,因此开始追求更好的音质。这部分用户被称为音乐发烧友。
主流音乐公司提供不同品质的音乐源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想要在手机享受到极致高清音乐,首先得升级你的音源规格。
为什么标准音质听起来“难听”呢?这主要是因为音乐源件在制作母带时都是模拟录音,而母带音质级别的标准至少达到24bit/192kHz,大小通常超过数百兆。为了方便传输和应用,这些模拟录音源文件会被重新采样或压缩成数字音频,这个过程会导致音质的损失。常见的标准音质mp3格式文件只能记录到10%的原始录音信息,因此标准音质听起来“难听”也就不难理解了。
为了提高音质,许多用户开始升级音源标准,这时就需要付费了。付费只是开始,接下来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音乐软件提供的所谓高品质、无损品质音源实际上也存在差异。有些软件提供的所谓无损格式如flac、wav,其实还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压缩。以某款音乐软件下载的无损品质《当爱已成往事》为例,虽然格式是flac,但位深只有16bit,采样44.1kHz,码率只有851kbps,与真正的高清音乐相比差距甚大。这也是许多烧友对主流音乐公司提出批评的原因之一。
想要享受高清音乐还需要专业的播放器软件支持。大多数主流播放软件无法支持更高级的无损音源播放。初烧们开始寻找更加专业的播放器软件,如海贝音乐等。但是仅仅升级播放器还不够,手机的解码硬件也是影响音质的重要因素。
手机在处理声音时使用的是集成式的,同时处理多任务时容易产生底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一种聪明的解决办法是外接解码耳放线。所谓外接解码耳放线,就是采用独立的解码耳放,保证更加纯粹和原汁原味的音乐输出。市面上有许多品牌和型号的外接解码耳放线供用户选择。
有了外置解码耳放之后,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声音的解析能力。例如某款解码耳放最高支持32bit/384kHz DSD256x解码,性能强悍。为了更好地发挥解码耳放线的性能,用户还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和搭配。
想要在手机享受极致高清音乐,不仅需要升级音源规格和专业播放器软件,还需要考虑手机的解码硬件。只有这些因素都得到满足,才能真正实现手机畅享极致高清音乐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