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端午节在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安善村下安屯温桂元的家中热闹非凡。这一天,温桂元一家四代欢聚一堂,传承百年的壮族三声部民歌在家中流淌。
温桂元一家,是一个被歌声浸润的大家庭。133年来,唱歌已成为他们家族的传统,日子过得甜蜜滋润。在这个歌声中,他们传递着“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和睦乡邻”的家风,成为了广西“千村万户惠程”文艺户和广西最美家庭。
温桂元今年86岁,他回忆起小时候家乡的美景和人们喜爱唱歌的传统。他家中简陋的小屋里,常常飘荡着甜蜜的男女声二重唱。温桂元的父亲告诉他,他们家的民歌传承已经可以追溯到1885年,如今算来,传承壮族民歌已百年。
温桂元的儿子温建业最初对三声部民歌并不感兴趣,甚至有所抵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父亲的歌声中听到了平凡人的喜怒哀乐,最终主动要求学习山歌。现在,温建业不仅自己学唱,还带动了妻子和孩子的热情。这个家庭已经成为当地的文艺,每次单位搞演出活动,三声部民歌都是他们的必演节目。
温桂元认为最幸福的事就是把日子放在歌里唱着过。因为一家人都喜欢唱歌,日子就像歌一样美好。在帮扶下,他家了土坯房,建起了美轮美奂的小洋楼。在歌声中,亲人之间传递着爱和温暖,使得一家人相亲相爱,和睦共处、尊老。因此他们获得了“广西最美家庭”称号。
除了家庭的传承,温桂元还致力于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发掘和传承。在著名民歌专家范西姆先生的帮助下,他们将壮族三声部民歌唱到了南宁、北京,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壮族音乐的美妙与奇特。如今,温桂元已经整理和创作了几千首壮族三声部民歌,这些手稿堆积起来高达一米多高。
现在,以温桂元的孙女温百灵为代表的第五代传人继续传承着这一美妙的歌声。不论男女老幼、宾主亲朋、贫富贵贱,都可以张口便唱起壮族三声部民歌。清新的歌声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的感激、对未来的憧憬。
在歌声中,温桂元一家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家庭成员崇尚文明、爱岗敬业、和谐融洽。他们用歌声传递着幸福和温暖,也成为了当地的榜样。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故事和文化内涵不妨亲自去听听那悠扬的歌声感受其中的美好与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