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频技术对于热爱DIY的玩家们来说,无疑是熟悉的领域。由于新一代Skylake芯片组的特性,其不锁倍频和外频的双重设定使得超频的极限变得难以捉摸。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将聚焦于第六代酷睿产品中的i5-6600K和i7-6700K,挑战这两款处理器的超频极限,并对比i5和i7在超频方面的潜力差异。
在开始测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款参与超频对比测试的处理器的技术参数。酷睿i5-6600K采用四核心四线程设计,默认主频为3.5GHz,可加速至3.9GHz。而酷睿i7-6700K则采用四核心八线程设计,默认主频为4.0GHz,可加速至4.2GHz。这两款处理器都支持用户通过调整外频和倍频来进行超频。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使用了华硕MAXIMUS VIII FORMULA主板。进入BIOS界面后,在Extreme Tweaker菜单下,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超频选项。我们将CPU Core Ratio设置为Sync All Cores,使处理器的每个核心运行在相同的频率下。然后,我们将处理器的倍频锁定在45倍,使处理器频率达到4.5GHz。
由于Skylake处理器彻底开放了外频设置,同时我们使用的主板也支持对处理器外频的微调,因此我们可以选择降低倍频、提升外频的方式进行超频。如果要提高处理器主频,还需要调整处理器电压。
如果不熟悉BIOS界面的操作,还可以通过安装华硕主板自带的AI Suite III软件,通过软件中的CPU超频功能来完成相应的操作。软件中的功能与BIOS中类似,同样提供了处理器倍频、外频、电压等一系列参数调节,同时还可以实时显示平台当前运行状态。
经过一系列调整,酷睿i7-6700K最终达到了4.8GHz,酷睿i5-6600K达到了4.7GHz。但在这两种极限状态下,两套平台都无法完成全部测试项目。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套平台在默认状态、常规超频状态和极限超频状态下的表现。
测试项目包括Super π、Fritz Chess Benchmark、Cinebench以及日常应用的压缩软件性能测试等。从测试结果来看,在单核测试成绩方面,即便是在超频后,i5-6600K的表现也不逊色于i7-6700K。在多核性能测试的国际象棋项目中,尽管i5-6600K超频后的成绩并未完全超越i7-6700K,但考虑到其价格更为实惠以及超线程的潜在优势,这样的表现仍然值得称赞。在CINEBENCH测试中,即便在极限超频状态下,两款处理器的性能差距也有所缩小。而在日常应用的压缩软件测试中,由于更高的默认主频带来的性能优势在超频后更为明显地体现在了i5-6600K上。
在本次测试中使用的测试平台硬件配置包括华硕MAXIMUS VIII FORMULA主板、公版GTX 980 Ti显卡等高端硬件。操作系统使用的是简体中文版Windows 10 64位版本。同时我们也使用了饥饿鲨Vector 180系列480G固态硬盘来确保存储性能的稳定和高速。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力求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和客观以获取最真实的测试数据。所有的测试结果将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呈现以便于对比分析。最终我们发现相较于i7-6700K酷睿i5-6600K具有更大的超频潜力即便在较为稳定的超频状态下也能获得明显的性能提升考虑到其相对实惠的价格这一发现更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