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明万历年间,即公元1616年二月和1618年九月,对于黄山来说,是极其光荣且值得纪念的时刻。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先后两次游历黄山,登顶黄山之巅。正是这两次游历让黄山名声大噪。在游历大江南北的名山大川之后,徐霞客对黄山做出了如此评价:“海内外皆比黄山优胜之处无以复加,黄山之壮美,天下无双。”这一评价如雷霆贯耳,震撼世人,让黄山名声迅速传扬四海。
黄山原名黟山,在唐代天宝年后更名为黄山。相传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曾在此炼丹,因此得名。它坐落在安徽的歙县与和平县之间,占地面积约154平方公里。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景观闻名遐迩。徐霞客在游历黄山时,对其中的松和云海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这篇游记是徐霞客初游黄山时的记录。黄山是他游览白岳山之后的又一重要景点。游记详细描述了黄山的几大旅游资源和特色,如温泉、奇松等。也记录了旅途中的艰辛,如踏雪寻径、凿冰开路等。对天都、莲花二峰也有生动的描绘,对石笋肛、天平肛等景点赞不绝口。
徐霞客的游记展现了他高超的写景状物能力,用词精准巧妙,结构紧凑,对雪光山色的描绘使各景点相互映衬。整篇游记可视为对黄山美景的全面展现。
在徐霞客的《游黄山日记》中,还记录了一些有趣的轶事。他爬山涉水二十里,来到黄山温泉的源头之地汤口。之后进山,踩着积雪沿着涧流前行,又走了五里路后到了祥符寺。在温泉泡好澡后回到祥符寺,期间还记录了一段与和尚的互动。但小说中增加了徐霞客泡温泉被和尚追打的故事,以及一桩苦行僧的闹剧。
当徐霞客登上平冈时,映入眼帘的是莲花、云门等诸峰,争奇斗艳,仿佛为天都峰护卫。此处进入,绝壁危崖之上,全是形态奇特的松树。高的不过丈余,低的仅数寸,平顶短髲,盘根虬干,愈短愈显其老,愈小愈显其奇。由此,人们传颂“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在游记中,徐霞客用“藻绘、多彩、满眼”的词语来描绘黄山景色。我们也可以用“藻绘满眼”来形容他的游记或他游黄山的过程。阅读他的《游黄山日记》,细细品味其中的茶酒之间,你会发现大师对黄山的诸多景观如温泉、奇松、云海、怪石、名峰等有着全面而精确的描述。他的文字奇丽无比,充满昂扬的激情、豪放的气势、浪漫的和张扬的血性,激发起人们对黄山的向往和崇拜,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力。只有神来之笔才能描绘出如此美妙的景象。
本文由佳莘写于2022年4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