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贵阳市积极推进“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行动,一种“浪费是可耻的,节约是值得骄傲的”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8月23日,记者走访了城市中的一些美食城和小吃街,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已经自觉加入“行动”。但在部分地方,仍然存在浪费现象,一些地方的宣传氛围关于“文明用餐,杜绝浪费”仍然不足。
下午四时半,记者在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中山西路站的唐人街美食城观察到,虽然还未到饭点,但前来用餐的食客已经络绎不绝。在公共用餐区域,大部分食客面前的餐食适量,已经用餐完毕的桌子上普遍都是干干净净的。
记者注意到,在唐人街美食城的许多餐饮店门口和餐桌上,都贴有宣传标语,如“行动”,“俭以养德,文明餐桌”,“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节约粮食是值得骄傲的”等。一位正在清理餐桌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小吃分量通常较少,所以基本上没有浪费的情况。前来用餐的食客大多都会根据自己的食量点餐。”
五点半,贵阳火车站旁边的二七路小吃街同样人气旺盛。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准备享用砂锅粉,由于孩子饭量较小,而桌上两碗砂锅粉分量又都很足,所以她向店铺老板要了一个小碗,将孩子的一份分开来吃。
五点半七分,记者看到一位戴着“文明引导员”袖标的工作人员。这位名叫马广州的工作人员介绍,他和同事们每天轮流值班,在用餐高峰期时,四人会在这条小吃街上“巡逻”,劝导食客文明用餐。
虽然大部分市民已经加入“行动”,但浪费现象仍然存在。例如,在文昌阁美食城,记者看到一张餐桌上三份黄焖鸡米饭都只吃了一半,旁边的几张桌上也存在同样的浪费现象。回收餐具的推车上,装剩菜剩饭的桶已经满了一半。记者在紫林庵美食城发现,无论是处的宣传,还是商铺窗口和餐桌上的提示,都未见有关于“拒绝浪费”的文明宣传标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