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的我总是分不清“元旦”和“春节”,后来只能依靠不同的祝福语来区分它们。但无论何时,我对“春节”的热闹氛围总是记忆犹新。
记忆中的童年,每个季节都有着独特的色彩和美好。
春天,我总能听到风吹动枝叶的声音,仿佛大自然在轻轻告诉我繁花盛开的讯息。如果遇到第一声春雷,我便会迫不及待地跑到椿树下,想要确认前几天种下的桃核是否已经生根发芽。
夏天,雨总是来得那么突然,那么洒脱。暴雨过后,世界仿佛被重新洗礼,只留下天空中堆叠的乌云和积水中的斑斓倒影。
秋天的阳光有着独特的温暖,指尖的七彩会不经意间幻化成窗外大自然的霓裳。闭上眼睛,让温润的阳光穿过枝头照在身上,仿佛能感受到母亲温柔的抚摸和父亲无言的爱。
冬天,虽然寒冷,但家中总有温暖的火炉和热气腾腾的饭菜。在屋子最显眼的位置上,火笼得很旺的炉子总是让人心生暖意。炉子上冒着蒸汽的壶嘴儿,不一会儿就会在窗子上凝结出水珠,形成美丽的冰花。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炉盘,因为那里可以烘焙馒头片儿、山芋干儿、花生仁儿等美食。
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开始忙碌起来,这一切都变得更有仪式感。腊月里,人们腌制酸菜、熬制腊八粥、泡制白蒜等,为过年做准备。祭灶、扫房子、磨豆腐、炖大肉、宰公鸡、把面发、蒸馒头……这些都是过年的传统习俗。到了年三十儿,全家人围炉夜话,包饺子、放鞭炮、上香、拜年,热闹非凡。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平时舍不得吃或吃不到的好东西。初二满马路都是姑爷回娘家探望岳父岳母。初三香喷喷的烙合子又香又脆。初四据说是灶王爷查户口的日子。破五后,诸多禁忌都可以破除了。一直到正月十五,舞龙灯、燃灯赏月、猜谜、吃元宵,真的是热闹非凡。
直到这个时候,过年才真正开始。新的一年开始了,这段时间才是真正的春节。无论身处何方,甚至海外,“春节”的浓厚情结都丝毫不会减弱。春节代表了家人团聚的“念”,更是为了迎接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春天而隆重庆贺的节日。
春节伴随着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等民俗活动。我们喜欢春节,不仅因为热闹和美食,更因为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是家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想尽办法重聚到一起的时刻。那份思乡的心意是纯粹的,华夏子孙的血是炙热而鲜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