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之解析:涵盖定义、种类与识别
一、玉的专门定义
玉这一概念专门指代和田玉(透闪石类玉)。在1996年的珠宝玉石命名标准中,透闪石类玉被称为“软玉”,分类包括白玉、青白玉、青玉、糖玉、碧玉等。这类玉的价值较高,市场上出现的类似玉种如俄罗斯玉、青海玉、韩玉等,均属于透闪石类玉的范畴。真正的玉应具备温润、通透、细腻的特性。
二、玉的狭义概念
狭义上的真玉仅包括翡翠与和田玉。这两种玉稀缺性强,价值高。其中,翡翠与传统和田玉相似,具有硬度大、纤维交织结构等特点。翡翠的审美取向更偏向生命感和绿色,而和田玉则更强调浑厚、凝重之感。
三、玉的广义概念
在宝石学中,具有“美丽、稀缺、耐久”特性的自然矿物可称为宝石。宝石分为单晶体宝石和多晶体集,后者即包括各类硅质玉(玛瑙、玉髓等)以及翡翠、和田玉等。为保证耐久性,玉的摩氏硬度一般要求在6以上。但根据传统使用习惯,一些地方玉种硬度不足6也可称为玉,如岫玉等。
四、泛义上的玉
凡美石皆可称玉,也称玉石或彩石。史前文明时,原始人就地取材加工成的玉器即属于此类。一些特殊的大理石也可称为玉,如汉白玉等。玉石及彩石的价值相对较低。
五、辨别真假玉的方法
对于普通人而言,辨别一块石头是否为玉,可通过以下方法:
1. 观察质地,真玉质地细腻,无明显颗粒感,微透明或半透明。
2. 用普通钢刀划痕测试硬度,真玉不易被划伤。
3. 观察断口,真玉的断口通常为参差状。
4. 透光观察内部结构,真玉的结构通常不均,呈现纤维交织变晶结构等。
5. 测试密度,例如翡翠的密度一般在3.32-3.34之间,和田玉的密度一般在2.9-3.1之间。
六、天然宝玉石的分类
目前已被利用的宝玉石分为四大类64种,包括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天然彩石和天然有机宝石。其中,翡翠、和田玉等是常见的玉石种类。
七、宝石的条件
宝石应具备美观、耐久和稀罕三个条件。作为装饰的宝石,必须坚硬、耐磨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八、现代鉴别方法
现代人们无需通过传统方法鉴别玉石,只需将石头送到检测中心进行珠宝鉴定。检测中心的专业人士会对送检的玉石进行一系列检测,如重量、密度、硬度、折射器等,通过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