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张岱

《湖心亭看雪》张岱

大雪纷飞迎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随着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的到来,我们迎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季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矣。”这是对大雪的真实写照。

在大雪时节,有三种气候特征被称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里的“荔”并非我们常说的“荔枝”,而是指一种根系发达、耐低植物,名为马薤。在北方地区,这种植物能在寒冷的冬季正常生长。

随着大雪时节的深入,下雪的次数增多,雪量也逐渐增大。洁白的雪花不仅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浪漫的面纱,更成为了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雪中的美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常常被画家捕捉进画中。例如贾冰吾的作品《松雪瑞鹤》和《竹》等都在书画频道“美术馆”中展出。

在赏雪、听雪之余,煮茶也是文人雅士的一种消遣方式。陆游曾写道:“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还有人将梅花枝头积雪扫下贮藏地窖,等到夏季饮用。煮茶的过程中也是心境的一种寄托,梅雪相依的景观更是让风雅之士诗兴大发。正如刘克庄所言,“无梅诗兴阑珊了,无雪梅花冷淡休。”梅与雪的交融让大自然在寒冷的冬天仍充满生机。

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柳宗元的《江雪》诗描绘了一位不畏严寒仍专心致志钓鱼的老渔翁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和孤寂的情绪。同样地,《别董大二首》中的雪中别友情景也展现了送别之情和激情鼓励友人踏上征途的场面。每一片雪花都是情感的寄托,寓情于景之中展现了作者的丰富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正如俗话所说,“瑞雪兆丰年”,但诗人罗隐却认为即使是瑞雪也不宜多下,因为长安仍有贫者期盼不到丰年的好处。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对广大贫苦的同情和关怀。


《湖心亭看雪》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