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和rom的特点及应用

ram和rom的特点及应用

关于存储程序的深度解析

当我们谈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时,不得不提及冯诺依曼的体系结构,这一体系的核心思想便是存储程序原理。计算机的发展与演变,始终围绕着这一原理展开。

存储程序是一种技术,涉及将预先编制的程序存储于计算机的存储器中。计算机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其中的程序。正是基于这一原理,现代计算机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和多样化功能。从存储程序这一词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计算机存储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让我们一同回顾计算机中的各种存储器及其特点。

让我们聚焦于存储器的分类。如图所示,各类存储器构成了计算机的存储体系。这些存储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磁带、磁盘、等串行存储器以及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这些存储器的分类对于硬件设计或嵌入式开发的工程师来说,可能一目了然;而对于专注于机软件开发的工程师来说,可能对磁带、磁盘、更为熟悉。这些存储器的访问方式是通过磁头或激光头的移动来实现。磁盘通常作为外存或辅助存储器使用,而磁带和则更多用于脱机存储。

接下来,我们谈谈随机访问存储器(RAM)。RAM允许通过一个地址随机访问存储器中的内容。它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我们日常使用的计算机内存主要是DRAM。DRAM的子类型中,DDR RAM是最常用的。虽然SRAM的访问速度非常快,远超DRAM,但其价格昂贵,通常只在计算机的高速缓存中使用。尽管SRAM的容量小,但它能显著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RAM都比ROM快,但RAM的一个主要缺点是掉电后存储内容会丢失。

再来看只读存储器(ROM)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M是传统ROM的一种,一旦内容写入,就无法更改。在嵌入式系统中,“编程”或“烧录”是指向存储器中写入程序的过程。过去向PROM写入内容时确实涉及到电路烧结的过程,但现在的技术已经进步许多。所有的ROM,包括PROM、EPROM、EEPROM和Flash,都比RAM慢,但它们远远快于磁带、磁盘等串行存储器。ROM的主要优点是断电后内容不会丢失。随着技术的发展,EEPROM和Flash等存储设备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至于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它通过紫外线擦除存储器中的内容。在使用时需要从硬件系统中取出存储器进行操作,稍显不便。而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则通过高电压擦除和写入内容,无需取出硬件设备,操作更为便捷。虽然EEPROM的速度相对较慢且价格较高,但它按字节进行内容擦除和访问的特性使其非常实用。

我们谈谈Flash存储器。Flash的内容擦除和写入是通过高电压进行的,它与EEPROM在原理上相似。Flash可以取代普通的EEPROM,其容量大、价格便宜是它的主要优势。除了嵌入式系统,Flash还广泛应用于PC和移动设备中。例如,我们常用的U盘就是使用Flash存储内容的。近年来出现的固态硬盘也是基于Flash技术的。Flash分为NOR Flash和NAND Flash两种类型,它们在读取方式和容量上有所不同。存储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ram和rom的特点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