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佳节,禅城区嘉侨彩灯工作室热闹非凡。在这个特殊的下午,来自绿景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们齐聚一堂,共同体验佛山中秋民俗文化的魅力。
活动现场,人们沉浸在制作精美花灯的欢乐氛围中。佛山有着中秋挂灯笼的习俗,这不仅仅是为了增添节日的光彩,更是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工艺美术师、佛山彩灯传承人言的指导下,大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制作精美的花灯。他们使用的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灯笼样式,由六个正方形拼接而成,上面还有狮头、窗、福字等图案。这种灯笼叫做㓟皮橙灯,以前中秋节时,佛山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这种灯笼。
在现场,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认真制作灯笼,上色、组装,每一步都一丝不苟。绿景小学三年级学生梁竣然对制作灯笼非常投入,他拿起锤子敲敲打打,使每个拼接处都严丝合缝。他的妈妈陈杏玉表示,他们小时候经常用柚子皮做灯笼,但现在佛山的非遗文化传承得很好,所以今天带着小孩过来感受一下传统文化。
工艺美术大师、佛山彩灯级代表性传承人杨玉榕表示,佛山人在中秋节挂灯笼的习俗称为“竖中秋”,这项传统习俗寓意光明、喜庆、吉祥。过去,孩子们会在家长的协助下将做好的灯笼挂在高杆上,而现在,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花灯制作中,学校、村居、商场纷纷举办体验活动,佛山彩灯的文化魅力得以传承。
言表示,为了非遗能够更好地传承和推广,她们结合秋色艺术灯的特色推出了文创彩灯。这种木制的灯笼更容易上手制作,颜色也多彩,让孩子们的体验感更好。这也是传统文化回归到日常生活的一种体验。
在这个特殊的下午,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花灯制作活动,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图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红玲
视频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田崇浩
提交心愿后,进入佛山+app活动首页,共同保存你的专属中秋节日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