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随着岁末年初的交替,小红书上兴起了“请看我的VCR”活动,鼓励大家通过视频记录并分享日常生活。在征集的“2023年度短片”中,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捉:迎风落下的花瓣、小狗的老人、看到烟花的眼泪、骑车兜风的笑容等,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如同点燃的火苗,温暖了许多人的心。有人感叹,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好好活着”的证据。
当我们按下拍摄键,片刻即成为永恒,将日常的琐碎化为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高光时刻还是不重要的琐碎小事,普通人用视频记录日常已经成为现实,就像一本当活图鉴,充满细节、温度甚至力量。即便是再琐碎的日常也值得记录,再平凡的人生也值得庆祝。
惠特曼曾说:日日夜夜,每时每刻,皆为奇迹。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好好活着”定义为具体的日常,而非仅限于光鲜亮丽的成就。所谓的成长与成熟,也在于越来越相信“日常的力量”。
的确,记录是普通人在不经意间累积的财富。曾经的无关紧要、琐碎日常,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变成珍贵的回忆。因为记录,我们变得“富有”,因为记录,我们找到了幸福的小径。那些烟火日子中的好、小从容,照亮了我们的前程。
以胡杨树为例,他在1月16日中午路过什刹海荷花市场时,偶遇一只啄木鸟在泰然自若地啄食。这样的偶遇被记录下来,成为了一个珍贵的记忆。同样地,动漫《日常》中的一句台词也提到:“我们每天度过的日常,或许就是奇迹的连续。”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奇迹”不一定非得是传统意义上的巅峰时刻,也可以是那些静静躺在手机相册里的平淡瞬间。
作家余华在北师大的一次演讲中面对学生提问时提到,“好好活着”就是去寻找那些积极的东西。而记录生活与感悟的手段、平台虽然一直在变,但人们的记录习惯却从未改变。我们随手记录所见所想,时间久了,会发现正是那些不重要的小事形成了清晰的生命轨迹。平凡的日子因为记录而成为了奇迹本身。
在这个人人都可以著书立传、表达自我的时代,许多人勇于记录生活中的琐碎平常事,并坦然表达自己的看法。记录很多时候是和时间挂钩的,是彼时彼刻的痕迹。曾经的无关紧要、琐碎日常,当经历过时间的洗礼后,就会变成一个人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多年以后重新打开那些记录,会发现那些好时光都是默默的祝福。
在小红书上,用户果果分享了她通过记录手工制作过程来寻找生活的神秘时刻的经历。这些记录让她感到充实,生活似乎就是通过完成一些小事情来获得前进的动力。另外一部纪录片《施图茨的疗愈之道》则分享了在迷茫时如何通过写作来重建与自我潜意识的联结。可以说,写作是一种自我赋权的方式。它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和自己过去所经历的岁月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就如学者袁长庚所说的一样视频记录也是一种自我赋权对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让自己活得更舒展一些的同时也为他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你的视角帮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径不管人生是不是旷野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径这些细碎的日常记录让我们体会到无用之用去尝试用视频记录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小事这不仅是回到当下拥抱平凡更是对宏大叙事或单一价值观的拒绝。因此有时候财富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因为记录我们能够存储那些与美好有关的名为幸福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