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教材六上第1单元期末复习过关自查表
一、要识记、过关的内容
1.《草原》
(1)背诵重要片段
(2)作者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被誉为“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二马》,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3)文体:叙事散文。
(4)主题:作者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汉的情谊。
(5)中心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6)特点:按照事情发展顺序,以作者的行踪为主线,文章最后用诗句结束全文。
(7)需要掌握的生字:毯、陈、裳、虹、蹄、腐、稍、微。
(8)需要掌握的词语:绿毯、线条、柔美、惊叹、回味、乐趣、目的地、洒脱、衣裳、彩虹、马蹄、热乎乎、礼貌、拘束、举杯、感人、会心、微笑。
2.《丁香结》
(1)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主要作品《紫藤萝瀑布》《废墟的召唤》等。
(2)文体:散文。
(3)需要掌握的生字:幽(半包围结构)、案、薄、蕾、怨(上下结构)、雅、拙、缀、糊、襟、恍(左右结构)。
(4)需要掌握的生词: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眼帘、参差、单薄、照耀、花蕾、衣襟、恍然、愁怨等。
特性:①作者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②写丁香结的部分,巧妙融入了联想。第4自然段中引用诗句,从诗句联想到自己曾目睹的摇曳在多愁细雨中的丁香,发出感叹。第5自然段中先写疑惑,再联想到一次春雨中近距离观察到的一束丁香花发出感叹。由丁香结这个意象联想到人生的经历,和感悟。
3.《古诗词三首》复习要点
背诵诗词三首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需要掌握的生字:德、鹊、蝉。
(3)了解诗人:孟浩然是唐代的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号稼轩居士,与苏轼并称“苏辛”。 课后习题
■《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结合诗句说一说。(两者都借月亮抒发感情,但情感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表达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与兴奋之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到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墨未遮山等画面。) 在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之余感叹作者的奇妙构思。大家可以将自己对诗的理解以读后感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此外还应掌握一些诗词鉴赏的技巧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诗词的美妙之处。 4.《花之歌》 (需要把文中的生字进行记忆掌握和进行赏析并背诵下来)(每个花都有其独特的花语和象征意义。请发挥想象描绘一下不同的花在不同的场合所代表的含义。) (本篇文章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描绘了花儿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 作者纪伯伦是黎巴嫩的著名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之一代表作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作者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花描绘得积极向上形象生动。) (作者的语言特色是运用了结构整齐的句式使得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可以运用排比句和分号等语法知识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拼音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地名人名的拼写规则非常重要。) 【交流平台】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学习如何从阅读的内容中展开联想和想象。) 【语句段运用】 (体会排比句的结构整齐节奏和谐层次分明。) (了解分号的用法及其表示的多重关系。) (掌握拼音知识了解地名人名的拼写规则。) 【日积月累】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意等。)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背诵诗歌并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作品。) 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二、《习作:变形记》范文示例 阅读范文示例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