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华夏的盛大庆典
随着春节的脚步临近,我们不得不提及其源远流长的习俗。这些习俗历经千年传承,成为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从除夕到正月初七,每一天都有丰富的传统习俗等待我们去体验。
除夕,即“年三十儿”,标志着旧岁结束,新岁即将开启。在这个充满喜庆的夜晚,家家户户都会守岁,欢聚一堂,灯火通明。守岁的习俗中包含了祭祀神祖、压岁钱、团年饭、包饺子等众多活动。大家围炉而坐,通宵守夜,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驱走一切邪瘟病疫。
关于春节的拜年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朝官之间无论是否相识,都会互拜新年。而百姓则会给亲友们拜年,并送上红包(压岁钱),寓意祈福求安。
大年初一,北方人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招财进宝;南方则多吃汤圆和年糕,象征团圆和一年更比一年高。在这一天,还有诸多传统禁忌,如不能动用扫帚、不倒垃圾、不打破家具等,以避免破财或带来不幸。
到了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携夫婿回娘家,这一天也被视为“迎婿日”。人们会准备丰盛的饭菜,祈愿新的一年财源广进。北方地区还会祭财神,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从除夕到初二期间,人们忙于守夜和拜年。到了大年初三,人们可以稍微休息,享受一天的闲适时光。不过在这一天里,也有一些地方的传统习俗认为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所以应尽量减少外出或宴请。当然这些习俗在今天很多地方都已经淡化或改变。而“灶神”,作为古代神话中的饮食之神,其祭祀活动也是春节中的重要一环。迎接灶神回归民间、带回吉祥安康的日子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祝愿。“接神”时,家家户户都会焚香、烧金纸以示恭迎。“接财神”是初五最重要的活动之一零点一到人们就开始焚香礼拜祈愿财神能带来财富。正月初六是“送穷”的日子通过大扫除等活动送走旧日的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这一天人们开始工作或做生意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希望通过辛勤的劳作来迎接新的一年。正月初七是人类的诞辰日被称为“人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这一天如登高、食七宝羹等表达对人类的祝福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景。丰富多彩的年俗是每一个人心目中最温暖的记忆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心愿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如今春节将至你们那边有哪些过年的仪式感呢?一起来分享一下吧!在此给大家拜个早年祝愿大家新的一年祥蛇兆瑞、青蛇启业、蛇来运转、灵蛇护家、福蛇满宅蛇全蛇美。作者:梁静绘图的张萌实习生和制作的视频团队共同为大家呈现这份春节的美好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