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承载文化使命,传播主流价值,好似文化的信使,引领时代风尚,成风化人。我们致力于以当代审美方式,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内容,推动“古”与“今”的对话,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此,《日报》假日生活版推出了“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栏目。该栏目结合诗词景物、意境,有机地将古典诗词赏析、文化背景普及与山水游记写作、个人情感抒发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呈现一种沉浸式的诗词赏析效果,成为《日报》一道独特且亮丽的风景,引发万千读者的情感共鸣。
近期,与栏目同名的《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一书由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精心选取了30篇文章,分为“山岳篇”、“登楼篇”、“临水篇”、“胜迹篇”和“寻古篇”五个部分,内容丰富,包括诗词赏析、地名介绍等,旨在让读者从多角度感受古典诗词的精华与魅力。今天,我们分享的是寻古篇中的一篇关于鹿门山的游记。
鹿门山是一处抒情小诗的绝佳背景。这里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的背景地,虽然写的是暮春之景,带有惜花之意,但整体情调清新活泼,毫无颓废感伤的气息。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活乐趣的画面。面对风雨后匆匆逝去的春光和飘零的春花,怎能不伤感呢?这种伤感并非消极悲观,而是在对比中加强对春天的赞美。这首诗既有耐人咀嚼的滋味,又有令人愉悦的健朗情绪,艺术上达到了清新隽永的效果。
鹿门山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东南15公里处,这里是汉水东岸的一颗璀璨明珠。景区面积广阔,包括鹿门山、香炉山、霸王山、狮子山、李家大山等五峰环绕。其中鹿门山海拔349.5米,作为级森林公园和历史文化名山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底蕴。这里是历史文化名人的地,包括诸葛亮、庞德公、孟浩然等历代名人曾在此求学、隐居。孟浩然的《春晓》便是在此创作的佳作。鹿门山以其壮丽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历史遗迹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身临其境地感受鹿门山的美妙,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这里山清水秀、绿海婆娑,呈现出一幅自然山水画的绝美画卷。走进鹿门山,仿佛可以听到孟浩然的诗句在耳边响起。在这片大自然的怀抱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浩然书院和孟园等景点更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熏陶。
《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让我们领略了古典诗词的魅力与自然风光的壮美。通过分享鹿门山的游记,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孟浩然等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这本书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更让我们领略到了文化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