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感受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夜幕下,武汉的一条繁华街道上,临街餐饮店的热闹氛围扑面而来。锅碗瓢盆的交响乐中,各种美食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刺激着过往行人的味蕾。面包、甜点、咖啡等香味四溢,勾起了人们的食欲。

在这样一条热闹的街上,孔佳的工作室也坐落其中。每天下班,他都会路过这些餐饮店,被那扑鼻的食物香气包围。他并不知道,这些诱人的香气可能并非全来自食物本身。最近,“面包店的香味是假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开始关注到一种名为“食物香氛”的存在。

对于初次听闻“食物香氛”这个词的孔佳来说,他的第一反应是质疑。他觉得自己在家烤面包时,从未使用过食物香氛,也能闻到和面包店一样的香气。面包本身就足够香,为什么还要用食物香氛来增香呢?

对此,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田卫群副教授进行了解释。她指出,刚出炉的面包的确会散发出浓烈香气,这是正常的现象。除此之外,煎炸、烧烤、烘焙等烹饪方式因为温度较高和受热时间较长,也会产生更丰富的香味物质。这些香味主要来源于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

但这些香味并不持久。田卫群介绍,所谓的“香气”,其实是类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相较于其他大分子化合物,它们具有易挥发或易气化的特性。面包出炉后几小时内,这些化合物就会逐渐消散,香气也会随之减淡。

为了留住香气,一些商家开始使用食物香氛。晓雯(化名)曾参加过与面包店经营相关的培训班,其中就介绍了使用食物香氛的技巧。她回忆说,课程上介绍了一种将食物香氛滴在用过的蚊香片上的方法,可以自制香薰机。还有商家直接在香氛里插藤条来散发香味。

食物香氛的原理是通过巧妙组合具有特定味道的化合物,以还原出食物香气。田卫群解释说,食物香氛一般由碳、氢、氮、氧、硫这五种化学元素构成,分子结构中必须有官能团。这些官能团比较活泼,容易发生反应,从而散发出香气。

人对食物的嗅觉感知远超其他感觉。在餐饮店中,除了食物本身,很多时候我们闻到的香气都可能与食物香氛有关。现在不少电商平台都有售卖各种食物香氛,品类五花八门。为什么人能在闻到食物香氛时将其与食物联系起来呢?这与普鲁斯特效应有关。

普鲁斯特效应是一种由气味引发、唤醒已消失的早期记忆的现象。当具有挥发性的气味分子进入鼻腔,会刺激嗅觉感受器细胞,进而改变元的电活性。不同的嗅质会与不同的受体相结合,经由传导通路把信息传递到相应的脑区。当人们闻到食物香氛时,海马体会让过往与美食有关的记忆涌现,杏仁核则会唤起相应的情绪体验。

食物香氛并不是万能的。专家指出,如果商家想利用食物香氛给所有顾客带来愉悦感,可能会有些困难。一些人可能会对食物香氛产生不适或过敏反应。商家在使用食物香氛时应适度、安全、环保,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食物香氛也不应成为误导消费者的工具。

餐饮商家应该认识到食物香氛的作用和限制。在使用食物香氛时,应该遵循安全、环保、适度的原则,避免给消费者带来不适或过敏反应。也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利用食物香氛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也能保证健康和安全。


感受器的分类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