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与柳宗元:永州的十年情缘
作者:郭新庆
古人有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柳宗元就是这样一位君子。他在永州度过了十年时光,寄情于山水,以游记励志。从美学角度看,柳宗元所创的山水游记,美轮美奂,影响文学一千多年,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从思想层面剖析,柳宗元在永州的贬居生涯,虽压不垮他的精神,反而成就了他思想上的辉煌。这是一个独特的奇迹,永州承载着柳宗元苦难的人生,也因柳宗元的存在,一直备受世人瞩目。
在这山水间,柳宗元解困励志。
永州在唐代是偏远的蛮荒之地,柳宗元是被贬至此的人。他的生活困顿,行动迟缓,精神萎靡,仿佛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是他的避风港,可那里的孤寂让他。每天除了家人就是和尚,这样的生存环境几乎让他绝望。
为了摆脱生活的苦难,柳宗元投向山水的怀抱。他的游记记录了这十年的生活。《柳集》中,永州的游记占据重要位置。柳宗元在永州的九篇游记,内容紧密相连,自成体系。这些游记不仅是他的用心之作,更是他舒缓压力的方式。
永州虽地处荒蛮,但景色幽美。柳宗元常与朋友出去游走,他在给朋友的回信中坦言:“出游遇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但这种快乐只是一时的。为什么呢?就像监狱里的犯人遇到美景,只会靠墙,伸展肢体,得一时之乐;但放眼四周,仍是在狭窄的空间里,怎能真正感到舒畅呢?
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虽然困厄,但他的精神没有屈服。他勤奋努力,始终坚守着大中之道。他说自己虽然遭难,但愿意坚守贫困,这是君子的态度。
《韵语阳秋》说:“柳子厚可谓一世穷人也。”这里的“穷”指的是柳宗元一生遭贬,处境艰难。但从另一方面看,他虽然贫穷却成就了诗文,这是人生的大境界。韩愈评价柳宗元说:他遭贬废退,没有得到的推荐,“故卒死于穷裔”,但他的文学辞章必将流传后世。即使柳宗元当初得志,成为一时的将相,与他的文学成就相比,也是无法比拟的。历史验证了韩愈的预见,柳宗元的名字永载史册。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愤世之作。他与司马迁、屈原一样,他们的作品都充满了浓烈的愤世情感。柳宗元的游记不仅是简单的观赏记录,更是他苦闷和困惑的方式。他在游记中描绘的景物,都融入了他的情感和理念。
柳宗元把山水人格化,这与以往的游记不同。他的游记不是单纯地为了欣赏山水而写山水,而是把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悲愤感情寄托到山水里,使山水充满感彩。他借景写人,借物写心,景物里处处可见作者的影子。
柳宗元的游记如诗如画,其景其色让人神迷心醉。他的笔下,山水间充满了天籁之音,景物都被赋予了生命和色彩。他还巧妙地运用多种文学手段,观察细微,体验深切,语言清丽,处处都充溢着诗情画意。
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是他人生最痛苦的日子,但他却在这十年中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辉煌。他的游记影响深远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芒让人为之神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