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光:关于先天才智和后天的悟性之间的问题。是天资聪慧的人在修行上悟性更高,还是天生较为愚钝的人更容易开悟呢?
许东兴: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点,聪明和智慧并不是等同的概念。在修行的道路上,悟性高低的判断并不单单依赖于个人的先天才智。正如《红楼梦》中所言:“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些人虽然表面上聪明伶俐,但内心却充满了算计和欲望,这样的心态在修行的过程中可能会成为障碍。而有些人虽然看起来比较愚钝,但却拥有一颗淳朴善良的心,这样的根基在修行的过程中反而可能更容易开悟。
修行中的悟性高低,更多地取决于内心的纯净程度和智慧的开发程度。就像一块白玉和顽石的比较,不在于它们的大小和价值的多寡,而在于它们内在通透的程度。有些聪明的人虽然在世间事务上能游刃有余,但在面对真正的智慧和修行时,却可能显得力不从心。而那些内心清净、智慧深藏的人,即使外表看起来平凡无奇,却能在修行的道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真正的高悟性并不在于表面的聪明才智,而在于内心的纯净和智慧的深浅。有句古话说得好:“大智若愚。”那些真正厉害的人,他们的智慧深不可测,看似平凡无奇,但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惊人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不会过分计较得失,而是保持内心的状态,看清事物的本质。在修行上,悟性高的人往往是那些内心纯净、智慧深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