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王传奇
春暖花开,四月初的融水苗族县公园热闹非凡。随着一阵悠扬的山歌旋律,人们被吸引过去。唱歌的是李隆球老人,被众人尊称为“山歌王”。
在杨仕余的镜头下,第一代山歌王李隆球留下了珍贵的影像。现年七十岁的李隆球是融水人,从小浸淫于山歌之中。他在七岁时就开始学唱山歌,因天赋异禀及对山歌的执着追求,他荣获了“广西山歌王”的称号,并成为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州山歌”的传承人。
山歌在李隆球的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六十多年来,无论风雨、无论健康与否,他都坚持唱山歌。他打趣道:“不唱山歌我就浑身难受,仿佛唱歌能驱散病痛,有时甚至能让病魔望风而逃。”
在住院期间,李隆球也没有离开过山歌。他的老伴钟咏梅回忆说,当时李隆球经常哼唱山歌,并创作了一达三十六句的《住院二月感而作》。
李隆球的山歌充满温情、积极向上、通俗易懂,总能振奋人心。他的歌声吸引了众多年轻歌手前来拜师学艺。他不仅通过举办山歌擂台赛和开设培训班教授山歌,还建立了多个山歌网络群组,通过各种方式发掘和培养年轻歌手。
多年来,受李隆球影响的歌手数不胜数。其中,有67名歌手正式拜师学艺,他们来自广西各地的各行各业,甚至包括民间歌手和音乐学院的博士。李隆球悉心指导,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徒弟,其中不少徒弟已经在山歌界获得了崇高的荣誉。
李隆球的徒弟谢慧玲表示:“师傅的山歌歌词朗朗上口、旋律优美,充满正能量,唱出了乡村振兴和团结的声音。”
谢慧玲从小就听着李隆球的原汁原味的山歌长大。她以山歌为媒介,弘扬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了许多自己的山歌作品。她还带领孩子们排练、唱山歌,将山歌的传统传承下去。
为了保护和传承山歌文化,李隆球撰写并出版了多本山歌集,包括《情醉歌乡》、《三友歌集》等。他将这些书籍免费赠送给热爱山歌的弟子和歌友。
融水是一个少数聚居地,被誉为“百节之乡”。李隆球表示,每逢过节,当地群众都会在一起,通过唱山歌来庆祝节日,用山歌来描述大苗山的发展故事。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隆球还学会了在网上唱山歌、教唱歌。他在保留山歌传统的尝试将山歌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李隆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山歌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人们在歌声中度过美好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