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蝉形容人是什么意思

寒蝉形容人是什么意思

玩虫之乐,秋日的传统趣味

序至秋日,古人的娱乐方式中,玩虫成为一大乐趣。这是唐宋以后,人们特别喜爱的一种秋趣。古人所玩的虫子,都是能鸣叫的虫子。

南宋苏汉臣所绘的《秋庭婴戏图》中,描绘了两个孩子正在斗虫,玩得不亦乐乎。那么古人玩虫有哪些讲究呢?他们是如何享受这种乐趣的?

玩虫的乐趣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欣赏虫鸣,聆听它们的美妙歌声;二是观察虫势,享受虫子争斗的乐趣;三是捕捉的过程,体验与大自然的互动;四是精心饲养和繁殖虫子,感受生命的成长与繁衍。

鸣虫与古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中,许多节气的命名都与鸣虫有关。比如立夏时“蝼蝈鸣”,夏至时“蜩始鸣”,小暑时“蟋蜂居壁”等等。这种联系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鸣虫的关注就开始了。《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多首诗描述了虫子。例如,《国风豳风》的《七月》一诗,详细描述了不同月份里大小动物的活动情况,其中包括蝉、蚱蜢、蝈蝈、蟋蟀等鸣虫。

古人之所以喜欢鸣虫,除了它们善于鸣叫之外,更重要的是虫子身上惊人的繁衍能力,带给古人一种惊奇和想象。以螽斯(蝈蝈)为例,古人认为这是一种灵虫,“一生百子”,是多子的化身。《诗经》中的《螽斯》一诗,用螽斯来比喻子孙众多,家族兴旺。

古人还从鸣虫中找到了寄托情感的方式。《国风召南》里的《草虫》一诗,借鸣草虫表达男女间爱的感觉。这种与鸣虫的深厚情感纽带,也是古人喜欢玩虫的原因之一。

虫子在自然界中的繁殖能力超强,这也是古人喜爱玩虫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用表示子嗣众多的“昆”字来定义整个昆虫家族。

在北京的老字号博物馆里,还可以见到老北京玩虫用具的藏品。这些用具见证了玩虫这一传统趣味的历史和魅力。无论是聆听虫鸣、观赏斗虫、捕捉虫子还是饲养繁殖,玩虫都是古人秋日的传统趣味之一。


寒蝉形容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