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李状元数学课的主讲人,我将会带领大家学习人人都能够理解和掌握的高中数学课。许多同学谈及三角函数时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但其实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基础内容之一。虽然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但考试中的题目通常不会特别难,大多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的或是大题的后几道。它的难度主要源于较多的公式。今天,让我们一起开始探索三角函数的奥秘。
让我们回顾一下“角”的定义。
在初中平面几何课程中,我们已习了角的概念,那时的角是由一个顶点发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角度范围从0到360。
但当我们进入高中后,角的定义发生了一些变化。
第一,角的定义从静态转变为动态。现在的角是平面内一条射线围绕其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至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根据旋转的方向,我们可以区分出正角和负角。负角的引入是一个新的概念;而角的旋转量直接决定了角的大小,因此角的上限不再局限于360,而是可以无限大。角的范围从负无穷到正无穷,也就是全体实数。在我们的三角函数学习中,角作为自变量,其定义域即实数集。
第三,我们引入了“象限角”的概念,即将角放置在坐标系中考虑。当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时,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即为该角的象限。在始边确定的情况下,终边位置相同的所有角可以通过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一圈或多圈来构成一个集合。与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可以表示为{|=+2k,k∈Z}。
关于角的定义,大家都理解了吗?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