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家在升级网络,遇到了老小区拉宽带的问题,光纤入户的困扰,以及旧网线垄断造成的服务质量差的情况。这使我联想到了随身Wi-Fi设备。对此进行了一夜的研究并向专业人士请教后,我发现这里面涉及的知识还挺深奥的。于是,我决定写一篇笔记来分享我的发现。
随身Wi-Fi的本质可以理解为:通过流量卡开启热点。其流量卡之所以比常规的手机卡价格低,是因为这些卡并非单独销售给个人使用,而是由运营商打包卖给企业用于产品联网,共享的流量池机制是其中的关键。
在研究中,我发现了一些常见的套路:
1. 虚假评论:购物平台上的大量好评可能并非真实用户的反馈。仔细查看会发现大部分评价都是近期一两周内产生的,而且往往当天就会产生追评。从非常零星的提问评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流量虚标。有的页面宣传一百G仅需几毛钱,甚至敢宣传一个月3000G的超大流量,但实际上这些卡的总流量池可能只有那么大。详情页的小字部分可能会提到诸如“禁止P2P下载”和“电信单月超过500G断网”等限制条件,这表明运营商害怕用户用超流量,当流量池用尽时可能会采取断网措施,因此必然存在流量虚标或限速的情况。
2. 第三方隐形收费:由于存在流量池共享的概念,运营商在销售流量时实际上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利润。但用户通过随身Wi-Fi上网的所有流量都需要经过第三方平台,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隐形收费。比如第二个月起需要预存上百元的费用、支付方式从微信支付悄悄变成充值支付、价格偷偷上涨、在条款中增加月租费用、必须额外付费才能享受不限速服务等。我还担心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身份验证的安全性问题,这些平台可能会滥用用户的个人信息。
关于使用体验,我采访了身边正在使用的朋友。他购买了一款用于新能源车的随身Wi-Fi设备,包年费用为300元流量费加50元设备费。他表示:“导航够用,网速大约是3.5G的速度。”
运营商的朋友给我分享了内部PPT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我了解到“CPE路由器”是一种免插网线的路由器。某为的某些产品与联x合作的产品似乎支持真正的5络,适合经常外出的商务人士使用,但价格较高。格行的设备价格较为亲民,性价比比较高,适合大众使用。还有一些较为便宜的选择,如4G卡版和随身版的CPE路由器等。需要注意的是购买此类产品时需要保持警惕并关注其实际价格和服务的真实性。此外在购买流量卡或套餐时也要小心甄别真伪并注意识别骗子避免上当受骗可以在B站上搜索推荐的流量卡或套餐查看评论区的真实反馈并谨慎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