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结束,陈女士注意到金价有所上涨,这使得她放弃了原本打算购买黄金的念头。陈女士的经历并非个案,今年以来,受高金价抑制,黄金首饰消费需求持续不振。多家黄金珠宝企业的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趋势。
根据黄金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约为290吨,同比下降5.96%。其中,黄金首饰的消费量同比下降更为显著,达到26.85%。与此金价波动频繁,从一季度的最高点小幅回落后再度反弹,加剧了消费者对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感,导致观望情绪上升。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黄金珠宝企业营收净利双降反映出市场需求结构性收缩,以及行业集中度提升速度放缓。他进一步指出,金价的高涨和频繁波动对市场的消费需求产生了抑制作用。相比之下,投资类产品如金条和金币的抗周期性更强。
五一期间,记者走访了多家金店,发现尽管推出了不同力度的促销活动,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仍然较低。一些金店销售人员表示,消费者对金价的走势感到迷茫,因此选择观望。黄金珠宝企业的业绩分化也愈发明显,部分品牌如菜百股份通过加大投资金条销售占比实现了业绩增长。
老凤祥、周大生等品牌的业绩延续了颓势。根据财报数据,这些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了双位数下降。江翰认为,黄金珠宝行业面临成本高企与终端销售的双重挤压,品牌难以将全部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毛利率空间被压缩。库存积压带来的资金占用风险也对企业流动性构成了压力。
在金价持续高企波动的背景下,黄金珠宝行业格局或将进一步分化、洗牌。江翰表示,未来黄金首饰的边际效用可能会下降,整体消费需求仍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他建议企业推出多样化产品组合,满足多元化需求,并加强品牌建设与文化赋能,增强品牌黏性和溢价能力,以抵御金价波动带来的冲击。
尽管整体形势严峻,但仍有部分企业通过差异化运营模式和产品创新实现了逆势增长。例如,老铺黄金通过推出差异化的产品和独特的开店模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其能否保持长久的高增长趋势仍存在不确定性。
黄金珠宝企业的业绩颓势也直接反映在门店网络的收缩上。为了优化零售网络和提高单店销售效率,许多品牌开始关闭低效网点。强化线下门店体验功能也成为企业自救的重要途径之一。
黄金珠宝行业正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企业需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推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