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 昝慧昉整理
近日,啤酒巨头百威宣布,由于其拥有大量酒精原材料,将利用这些资源生产消毒洗手液并捐赠给急需物资的地区。
百威表示,将利用其在全球各地的装瓶厂和渠道网络,生产出一百万瓶消毒洗手液和消毒剂进行捐赠,目前主要捐赠对象是欧洲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消毒产品的生产技术与百威生产无酒精啤酒的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无酒精啤酒是在酿造过程中去除酒精,而现在则是将提炼出的酒精转化为消毒洗手液。
洋酒巨头帝亚吉欧也紧随其后,宣布将捐赠200万升96%浓度的酒精溶液。这些酒精溶液原本用于生产伏特加和金酒,而现在将被用来制造800万瓶消毒液(每瓶250毫升),以支援那些防疫物资紧缺的。
当前,啤酒、洋酒和葡萄酒企业都面临着库存积压、夜场和餐饮渠道销售停滞的困境。以百威和华润为例,它们早前披露了市场的影响:百威预计2020年前两个月,销售收入较同期下跌2.85亿美元,净利润损失1.7亿美元;华润啤酒的综合营业额及净利润在2020年截至2月29日的两个月内同比下跌26%和42%。
对于酒行业的公司来说,利用装瓶厂的生产线和原材料资源,将酿酒原料转化为消毒液,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同时也能帮助消化库存原材料。
除了酒行业,其他行业也纷纷利用自身优势转产防疫物资。例如奢侈品巨头LVMH旗下的香水工厂在3月15日宣布开始生产消毒洗手液。Dior、娇兰和纪梵希的香水及化妆品工厂将转而生产免洗凝胶,第一周产量预计达12吨。在市场,一些服装企业如三枪、红豆等也在严重时暂停主营业务,转而生产防护服和口罩以满足防疫需求。此举展示了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