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年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因式分解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数学知识点,它具有一定的难度区分度。然而现今的因式分解,仅停留在了解两个基本公式的层次,即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对于立方和立方差等内容不再深入,与过去的难度相比差距甚大。
另一个被明显淡化的知识点是不等式。在现今的考试中,不等式部分只涉及简单的计算,更注重细节,缺乏深层次的不等式思维训练。这两个知识点是高一上学期函数学习的基础部分,如果在初高中之间不加以强化和补充,学生在进入高一后可能会遇到明显的知识断层。
过去的初中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今也被逐渐淡化,特别是坐标系中两点距离的知识点,不再作为考试的重点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初中圆锥曲线、向量等的基础,却被忽视。指数和幂的知识也被淡化处理,对数部分更是几乎不涉及,而高一阶段这些知识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应用。
在物理学科中,物体的受力分析、运动以及力的基本计算、磁场等知识点同样值得关注。初中物理虽然难点在于力学,但电学、声光热等内容却是重点。力学部分被明显淡化,尤其是在初高中衔接阶段。这导致初中阶段的物理成绩与高中物理成绩存在明显的失真现象。初中阶段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却避开了需要理科思维的部分,使得初高中物理学习的难度差距更为明显。
化学学科的情况也类似。溶液反应物质量的计算、化学反应物的推理以及化学方式的推导等知识点被淡化处理。相反,大量的物质基本性质和实验现象需要死记硬背。这也使得很多人将化学视为理科中的文科。初高中化学学习的内容差异导致了学生在面对高中化学课程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