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全市范围内(除浦东、虹桥国际机场地区外),今天上午进行了全市防空警报试鸣及居民防空演练活动。此次活动于上午11时35分至58分进行。由于今年是首次在工作日进行此类试鸣,因此备受关注。
防空警报的三种类型包括预先警报、空报和解除警报。每种警报都有特定的声音和时长,以帮助市民准确识别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预先警报是在敌方空袭有预兆时发出,要求人员开始疏散;空报是在敌方即将进行空袭时发出;解除警报则是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发出。市民在听到不同类型的警报后,需要按照相应的指引进行行动。
在试鸣期间,市民如果不参加防空演习,听到防空警报音响信号后,可以注意听辨各种警报信号,但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对于在家中的居民,保持正常生活秩序,家长需好孩子,避免受到惊吓。
今年全国首个“民防地图”也在上海投入应用,该地图汇聚了民防工程、民防宣传教育场所、应急避难场所等设施信息,为民众提供了方便的导航服务,方便群众快速查找并到达相关场所。这一程序的推出,填补了人防设施指引场景运用的空白,对于提高民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加强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防空警报声音忽高忽低的问题,这是因为通过警报器中的控制装置和调节装置完成声音的变化。上海分布着多种类型的防空警报器,包括电声、电动、车载、手摇、便携式等。
今天的相关活动不仅包括了防空警报试鸣,还同步进行了防空集中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市民的防空意识和应对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上海在加强城市安全韧性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记者:汪伟秋 来源:东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