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岁重阳,又到一年重阳时。农历九月初九,亦即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易经》有“阳爻为九”之说,因此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或“重九”。
据《西京杂记》记载,早在西汉时期,汉高祖宫中在九月九日就有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些习俗流传至今,成为了重阳节的重要民俗。
登高佩茱萸,是重阳节最富盛名的传统活动之一。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绘了重阳登高、插茱萸的浓厚思乡之情。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详细描述了人们登高的场景,晏殊的诗词也表达了登高远眺、思乡之情无限的心境。茱萸是一种具有浓烈气味的植物,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逢凶化吉。
重阳时节,秋意渐浓,菊花盛开。赏菊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提到了重阳赏菊的习惯。陶渊明和众多诗人也对菊花吟咏不已,推动了赏菊风气的盛行。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描绘了重阳节赏山川、饮菊花酒的情景。将菊花酿成酒,也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体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盼。
说到重阳节饮酒,自然会想起李清照的《醉花阴》以及孟浩然的诗句。而吃重阳糕也是重阳节的又一民俗。宋代词人魏了翁的《贺新郎九日席上呈诸友》展现了重阳吃糕的场景。清代诗人杨静亭的诗歌和《上海县竹枝词》也记录了重阳节制作花糕的过程和食材。
随着时代的变迁,重阳节逐渐淡化了古代驱疫避邪的神秘色彩,更多地体现了的爱老敬老观念。让我们在这个重阳节,体会传统韵味,感悟先人情思,与家人共享温馨时光,共同度过一个充满文化气息与温暖亲情的重阳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