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是大学生获取实际工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其表现优异者甚至有机会获得留用。即便不能留用,一段来自知名机构的实习经历也能为求职简历增添光彩。正因如此,许多知名企业的实习机会在大学生中极为抢手。这也催生了一些实习乱象。
所谓的“内推”,是指通过公司内部员工推荐外部人员应聘,成功录用后内部推荐人会获得一定奖励。这是一种被众多企业采用的降低成本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实习岗位,也适用于正式工作岗位。这些求职机构主要向学生兜售的实习岗位的内推机会,因为这些岗位的门槛相对较低,推荐更容易通过。这些公司的实习机会本应该在公司网站、求职平台等渠道公开,却给了一些不良“求职机构”可乘之机。他们将公开渠道收集的大公司实习生信息整合后,便声称是“独家资源”,并以此为契机向大学生销售。
如果收费后能真正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种行为可以视为正当商业行为。但现实情况是,这些机构往往提供与收费不相符的服务,涉嫌欺诈。比如有的学生花费巨额费用后,实习经历仅仅是停留在公司接待室并未真正接触核心业务;甚至有些“实习岗位”可能是中介机构与用人单位内部人员勾结凭空创造出来的虚假岗位。此外随着远程办公的普及也为这类虚构实习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传输和远程任务交付掩盖了实质情况。“付费内推”也带来了权力寻租的风险一些中介机构甚至直接表示远程实习都是非正式的“小黑工”。没有正式的人事流程也无法提供实习证明。
为了维护用人单位声誉和形象减少实习乱象用人单位应完善内推规则并加强对实习生流程的管理防止内部人员利用职权私自安排实习生也要防止内部人员与外部机构勾结利用实习机会谋取私利的行为。同时大学生求职者也应该提高警惕从正规渠道获取实习信息不要轻信花钱就能轻松实习的谎言因为这可能会成为未来求职历程中的污点得不偿失热门行业热门企业的实习机会确实难得但也需凭自身实力争取因为这本身也是一种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