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头禅‘什么干什么’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对特殊石材的探寻与热爱。”在安徽省淮南市的八公山脉,有一种被世人称为紫金石的特殊石材。
这种石材通体紫润,夹杂着金色的纹路,天然形成的流水、山体、树木、动物、人物等造型,犹如大自然的神奇杰作。这些纹路激发了人们的创意,许多人便依形斧凿,将其加工成砚台、方章、茶具等艺术品,供人们欣赏与把玩。
八公山,这片方圆2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40多座山峰连绵起伏。虽然主峰海拔只有240多米,但却蕴藏着丰富的紫金石资源,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紫金山。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此地情有独钟。
北宋的王安石,曾路过八公山下的淮河,并在诗中称其为紫金山。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也曾在诗中明确指出八公山有此种宝石,并且是制作观台的佳品。
在我的朋友圈中,不少人都热衷于紫金石的收藏与制作。如吴纯泽,他在种庄稼的闲暇时间里,不是选择打工或做生意,而是上山寻找紫金石的原石,家中后院摆满了形态各异的石头。他开始加工原石,制作出精美的砚台,有的价值数百元,有的则高达上万元。虽然现今书法爱好者的数量减少,但他的砚台仍然一件件地被购买,据说赚了不少钱。
我的朋友柏发明以画兰草闻名,他也喜欢收集紫金石原石。他的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其中一块石头形似一代伟人鲁迅。
在淮南市的寿县、凤台县等地,你会发现一些人家门前摆放着巨大的石头,这些都是紫金石。随着人们对家居文化的高度重视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紫金石制品的价格不断上涨。
由于人们多年前的开采活动,八公山的紫金石资源曾受到一定影响。但现在,当地已经采取封山保护措施,很少有人能够进入山中开采。
我收藏了一些紫金石的砚台和方章。当好友们来访并表达对这些物件的兴趣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其作为友情纪念品赠送给他们。紫金石,这种身外之物,不仅增添了我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也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