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的由来和风俗简单介绍一下

八月十五的由来和风俗简单介绍一下

亲爱的家人们,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一个富有特色的风俗传说故事——八月十五吃月饼的由来。

谈到八月十五吃月饼这一习俗,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总是与之紧密相连。这个故事不仅富有传奇色彩,还蕴深厚的情感。

说起风俗传说八月十五吃月饼,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据说,七仙女离开董永回到天宫后,留下了一个儿子。有一年八月十五,这个孩子在桂花树下看到其他孩子嬉戏玩耍,心生羡慕。当他试图加入时,其他孩子却不理睬他,还称他为“没妈的野小子”。受到这样的羞辱,孩子心里非常难过,他跑到大槐树下,大声呼唤着妈妈。

土地爷心疼这个孩子,便以村夫的身份劝慰他。但无论怎么劝,孩子仍然止不住哭泣,一心只想找到妈妈。土地爷被孩子的真诚打动,给了他一双神奇的登云鞋。孩子穿上这双鞋,在月圆之夜飞到了天宫。

七仙女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突然出现,惊喜交加,紧紧抱住他。她的姐妹们也都非常喜欢这个可爱的外甥,纷纷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七仙女更是精心制作了香甜可口的仙饼给孩子吃。

孩子在天宫逗留一段时间后,回到了人间。这次天宫之旅对他来说如梦如幻。他清楚地记得天宫中的一切,尤其是妈妈做的仙饼让他念念不忘。土地爷不可能每年都借给他登云鞋。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他就会依照记忆中妈妈做的仙饼的样子,自己动手做这种饼子。他将饼子摆在月下,以此寄托对亲人团聚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饼子的形状像月亮,所以被称为“月饼”。

这个故事流传到民间后,大家都纷纷开始制作月饼。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饼的种类和样式也变得越来越多。

董永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期盼,成就了月饼这一美好习俗。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亲情的伟大,也让我们明白无论相隔多远,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都能跨越时空。而月饼,作为这一传统的象征,更是寄托了人们对亲人的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风俗传说八月十五吃月饼的故事,代代相传,永不停歇。


八月十五的由来和风俗简单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