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剩菜剩饭在屋内放置一晚,还能否食用?
晚上10点,一涵与家人外出聚餐后打包了许多美食回家,其中包括糖醋鱼块、白切鸡、豌豆黄、粉蒸肉以及蓝莓奶酪蛋糕。他们顺手将这些食物放在了厨房的台面上。
随着秋季夜晚的到来,室内温度逐渐升高至二十摄氏度左右,湿度也维持在大约四十度的水平。在这样的环境下,放置一晚的食物能否继续食用呢?
两小时后,晚上12点,一涵一家开始准备休息。食物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糖醋鱼和白切鸡的表面已经出现了一层水汽,炸过的鱼皮和鸡皮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而失去了原有的口感。粉蒸肉、豌豆黄和奶酪蛋糕看起来似乎并无太大变化。
实际上,这些食物的表面可能已经滋生了来自家庭环境的微生物。鱼肉和鸡肉等高蛋白食物可能会滋生肠杆菌、特氏菌等食源性条件致病菌。粉蒸肉的米粉则可能被曲霉菌侵袭。而豌豆黄和奶酪蛋糕等高糖高脂食品更是会吸引各类微生物的。
四小时后,食物虽然看起来仍然完好,但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动物性食物中的酶会分解食物的蛋白质、脂质等营养成分。粉蒸肉的脂肪在空气作用下会发生氧化,产生自由基,加速食物的衰老。所有食物上的微生物正在迅速繁殖,它们不仅消耗食物的营养成分,还可能产生有毒物质。
凌晨四点,已经是剩菜进门后的第八个小时了。这些放在厨房的食物已经成为了各种微生物的天堂,形成了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包括假单胞菌、假丝酵母、芽孢杆菌等菌属在内的微生物通过代谢和氧化作用,导致所有食物的气味发生变化,甚至流出黏液。
早上七点,剩菜已经在室温环境下存放了十一个小时。一涵一家检查饭盒里的食物时,发现这些剩饭剩菜已经变质,无法再次食用,只能扔掉。实际上,夏秋两季的室温环境一般不适合食物的存放,高温高湿的环境更会加速食物的变质。建议大家外出聚餐时适量点餐,避免浪费。即使将食物放入冰箱也并非万无一失,仍需尽快食用以保证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