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我收到了许多学生家长的来电,询问关于汉语拼音“o”发音的困惑。家长们反映,孩子们对于“o”的发音存在多种理解,有读“窝”的,有读“喔”的,也有读“哦”的。
经过深入了解,我发现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提前接触拼音,选择参加课外培训班或在线课程。这些机构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实际上,汉语拼音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其重视程度远不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板块。无论是教学研讨还是培训,关于汉语拼音的内容都相对较少,专业教师们也缺乏相关培训机会。
在教学时,我们应该以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模仿的方式教授字母发音,而不是用学术用语和理论知识生硬地讲解。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先发一个“bo”的音,然后保持口型不变,延长声音,剩下的部分就是“o”的音。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po”、“mo”、“fo”、“wo”等音节。
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应该以丰富生动、直观可感的方式来进行拼音教学,以保护孩子们学习语文的求知欲,通过有趣的游戏和具体的情境让他们获得新知,提升素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教授汉语拼音的发展孩子们的语言和思维。教材中的拼音教学部分,将字母的音、形与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相结合,使原本枯燥的字母变得熟悉、可感、有意义。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规定,学生的拼音学习主要是为了认读汉字,利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现行统编本语文教材对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推迟了拼音学习的时间,先让孩子们认写一些常用汉字,然后再进行汉语拼音的学习。在拼音教学中融入认字任务,将认字与学习拼音相结合。这样的调整让孩子们对语文的“第一印象”是汉字,而不是字母。
在引导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时,我们要明确学习目的,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表达中的辅助作用。删减繁琐环节,为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创建宽松、愉悦、多元的氛围,让课堂教学真正减负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