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乌审旗草原上,马头琴交响乐团正在演奏。李爱平拍摄了这一美妙的瞬间。
新闻网鄂尔多斯消息,8月1日 题:从草原到世界舞台,内蒙古乌审旗马头琴交响乐团的非凡之旅
在内蒙古乌审旗辽阔的草原上,一曲悠扬的马头琴交响乐响起,“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回……”令前来游玩的宾客陶醉其中,赞叹不已。
这些演员身着白色蒙古袍,十多位演奏者共同合奏,展现出了马头琴交响乐的独特魅力。让人惊讶的是,这支乐团曾赴蒙古国、日本、韩国和法国演出,名声远扬。
图为马头琴交响乐团精彩演出的瞬间。伊拉图摄
乌审旗马头琴交响乐团团长伊拉图告诉记者,目前乐团还在国内进行汇报演出。正在编排的“萨拉乌苏天地歌”马头琴大型音乐会,将有五十多名演员参与。
马头琴是蒙古族传统拉弦乐器,乌审旗民众自十年前就开始发展马头琴事业。乌审旗马头琴交响乐团自2010年成立以来,不断邀请国内外作曲指挥专家进行指导,已经能够演绎和诠释不同风格的国内外经典音乐作品和地方特色作品。
伊拉图表示,没想到这支具有独特风格的马头琴交响乐团很快在国内外艺术圈获得了认可,实现了从草原到大剧院的飞跃。多次的演出让乐团声名远播,成为内蒙古的一张艺术名片。
乐团的成功也得益于乌审旗对马头琴事业的重视。为了弘扬艺术,乌审旗引进了马头琴制作销售企业,并被命名为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马头琴文化研究中心以及马头琴博物馆。
伊拉图认为,乌审旗马头琴交响乐团的成功在于马头琴本身具有的特色,改造为交响乐后能够产生特别好听的声音,这也是一些大剧院喜欢的原因。乌审旗民众对马头琴的热爱和技艺也为乐团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乌审旗大多数民众都会拉几曲马头琴,并且热爱这种文化。这也是乌审旗打造“马头琴文化之都”的底气所在。乐团的成功是马头琴文化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典范,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生动实践。(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