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书、一幅画、一段旋律,如同精神食粮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也承载着我们对美育未来的期望。
“芭莎课后一小时”美育公益项目,致力于将美育资源引入乡村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美育体验。
项目组精心策划的美育课程,涵盖了音乐、美术和阅读三大领域。我们邀请了三位优秀的美育老师,分别是音乐老师张银菊、美术老师银园和阅读老师张红梅,让他们分享在助力美育教育过程中的经历和故事。
音乐老师张银菊,来自湖南沅陵一中,是合唱协会的会员和沅陵音协合唱团团长兼指挥。她负责“芭莎课后一小时”项目的音乐指导工作。在项目的支持下,她指导的合唱作品《黑猫警长》在九校比赛中荣获特等奖。张银菊老师认为,“芭莎课后一小时”项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美育工作,她希望通过音乐的力量,激发孩子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美术老师银园,是北京美院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主管,负责“芭莎课后一小时”项目的美术教学主管工作。她强调,虽然乡村小学美术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短缺、教学条件艰苦等,但孩子们对美的向往却从未改变。银园老师和她的团队致力于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通过画笔表达内心的梦想。
阅读老师张红梅,是担当者行动教育会的高级运营官。她的工作是从“芭莎美育教室”硬件落地开始的。她认为,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软件资源仍然匮乏。她致力于推广阅读课程,为孩子们打造立体的美育体验。她和她的团队通过录制阅读课程、提供线上线下的教师培训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芭莎课后一小时”项目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美育体验,让老师们看到了美育的未来和希望。每当看到孩子们沉浸在书籍、画作和音乐中的那一刻,老师们都会深感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他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监制:CY。排版:Z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