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晒和晒太阳有什么区别

暴晒和晒太阳有什么区别

随着气温持续上升,许多人选择了全方位的防晒措施:穿着防晒衣、防晒裤、防晒袖,戴上防晒帽、防晒伞、防紫外线墨镜和口罩,甚至包里还装有防晒霜和防晒喷雾。在炎热的天气里,从头到脚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唯一的目的就是防止紫外线的伤害。

这种“全天候无死角”的防晒方式真的有必要吗?过度防晒可能会隐藏健康隐患,甚至可能“偷走”你的骨骼健康。

研究表明,所需的维生素D大部分来源于晒太阳。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而其余的则主要通过食物摄入。过度防晒可能会阻止紫外线照射,导致缺乏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而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会导致骨骼的“营养素”钙和磷的减少,进而引发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

不仅如此,维生素D的缺乏还会影响整个系统,包括睡眠、情绪和注意力等方面。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长期慢性失眠的人与没有失眠问题的人相比,血清的维生素D水平有所下降。

尽管维生素D的好处众多,但我国居民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较为普遍。各年龄段的人群都与维生素D息息相关,除了对骨骼的影响,还有助于保护心脑、预防糖尿病、改善情绪等。

那么,如何在健康和防晒之间找到平衡点呢?

适度晒太阳。选择阳光不强烈的时间段,直接手臂、腿部或面部于阳光下,每天保证5-30分钟,每周两次,以满足对维D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玻璃会过滤紫外线。夏季晒太阳时,应尽量在树荫下避免皮肤被大面积照射,让胳膊和腿部的皮肤接触到阳光。

在强辐射时正确防晒。特别热的时候,要做好规避性防晒,避免去紫外线特别强烈的地方。如果必须去,应先使用防晒霜,必要时戴上防晒面罩或使用遮阳伞。

可以通过饮食摄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鲑鱼、鲭鱼、沙丁鱼)、鱼肝油、动物肝脏和蛋黄等。如果饮食无法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可以考虑每天补充400IU的补充剂。

平衡健康和防晒的关键在于适度。在享受阳光的也要注意保护皮肤,保持身体健康。

(本文综合自科普、一套、生活圈等)


暴晒和晒太阳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