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杰出的文人之一,思想家板桥先生名燮的字句,皆寓仁慈于奇妙之中,为罕见的才子。他的思想、文章和书画都堪称一绝。近日,由典籍博物馆与潍坊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板桥,三绝传世——郑板桥专题展”在典籍博物馆第四展厅盛大开幕。
此次展览集结了郑板桥共67件(套)的书画精品及作品拓片,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书法家、画家和的多重身份和卓越才华。其中,《修城记》展现了郑板桥为政的勤勉与智慧,《峤壁兰图》与《春风十里》则凸显其书画艺术的脱俗立新。而《难得糊涂》则是板桥先生为人处世的一种境界,展现出他的人生智慧与豁达。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通过梳理郑板桥的生平经历,结合其书法绘画作品、石刻或木刻拓片等,全面展示郑板桥的艺术风采。其中,石刻拓片《难得糊涂》堪称经典之作,而《峤壁兰图》、《春风十里》书法轴以及行书七言联《有子知君》等作品都是其艺术精品。
除了郑板桥的作品,展览还展示了高凤翰、李鱓、黄慎、罗允绍等人的书画作品,介绍了以金农、郑板桥为首的“扬州画派”的独特艺术风格。这些艺术家在清中期扬州画坛上活跃一时,被后人称为“扬州八怪”。他们的作品在技法上不墨守成规,打破传统布局,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用笔奔放自如,自然。
郑板桥不仅是“八怪”之一,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六分半书”以及花鸟、墨竹等作品都自成一派,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展览还展示了郑板桥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他抱着“得志泽加于民”和“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信念,为民众谋求福祉。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同情,鞭挞丑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4日,除了郑板桥的作品外,还通过“扬州画派”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展示,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艺术流派的独特魅力。近现代名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都是在受到“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下形成了自身风格,这也证明了这一艺术流派对后世的影响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