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鹅
咏鹅之歌,婉转回荡,鹅儿仰天歌鸣,朝向蓝天伸长弯曲的脖颈。其羽洁白如雪,飘然浮于碧绿之水面。鹅掌红艳,轻拨清澈的水波。
曲项,乃指鹅儿仰头弯曲的颈部,形象地描绘出它们歌唱的姿态。
赏析
诗歌解读与写作特色:
鹅,鹅,鹅,昂首向天鸣:
诗中反复使用“鹅”字,展现出诗人对鹅的深深喜爱,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第二句描绘鹅鸣叫的情景,使人仿佛听到那高亢嘹亮的。一个“曲”字,将鹅伸长脖子、弯曲着嘎嘎嘎朝天鸣叫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句诗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着手,层次鲜明。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描述鹅群在水中自由游弋的情景。诗人运用对偶句,从色彩角度描绘鹅群戏水的画面。白色的鹅毛与绿色的江水形成鲜明对比,动词“浮”字展现了鹅儿在水中的悠然姿态。而红色的鹅掌与青色的水波相互映衬,动词“拨”字则表现了鹅儿在水中划水的力量。这组对偶句动静结合,形成了一种变化美。
诗歌整体特色:
这首诗一开头便以“鹅!鹅!鹅!”的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鹅的声响美、线条美与色彩美。诗歌中的“歌”、“浮”、“拨”等字眼又展现了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的完美结合,使得这首诗将鹅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