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述
(一)围术期的概念
围术期是指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开始,至手术相关治疗基本结束的一段时间,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个阶段。
1. 手术前: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到将病人送至手术台。
2. 手术中:从病人被送上手术台到手术后被送入复苏室(观察室)或外科病房。
3. 手术后:从病人被送到复苏室或外科病房至病人出院或继续接受追踪治疗。
围术期护理是为病人提供全程、整体的护理,包括术前评估、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
(二)手术分类
手术可以按照目的和时限进行分类。
1. 按手术目的分类:
(1)诊断性手术:如检查、开腹探查术等。
(2)根治性手术:旨在彻底治愈疾病。
(3)姑息性手术:用于减轻症状,在无法根治的情况下进行。
2. 按手术时限分类:
(1)急症手术:病情危急,需迅速抢救病人生命。
(2)限期手术:手术时间可选,但不宜延误过久。
(3)择期手术:手术时间灵活,可在充分术前准备后进行。
二、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对手术前病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社会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健康史、身体状况和心理-社会状况等。
(二)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手术前病人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焦虑/恐惧、营养失调、睡眠型态紊乱、知识缺乏和不足等。
(三)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认知干预和健康教育。
2. 一般准备与护理:包括饮食和休息、适应性训练、合血和补液、术前检查、预防感染、呼吸道准备、胃肠道准备和手术区皮肤准备等。
3. 特殊准备与护理:针对急症手术、营养不良、高血压、心、肺功能障碍、肝疾病、肾疾病、糖尿病、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健康教育:向病人传授与疾病、和手术相关的知识,术前准备的具体内容,以及术前应注意的事项和适应性锻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