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从哪两个字看出是从远处看的

望庐山瀑布从哪两个字看出是从远处看的

关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其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奇妙想象而名扬天下。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李白创作的《望庐山瀑布》实际上包含两首,一首是五言古体长诗,另一首则是我们在课本上熟知的七绝。

我们暂且不讨论七绝的创作时间和作者争议,先来聊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一》与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让我们借两位大诗人的诗篇,对庐山瀑布进行一次纸上之旅。看看他们是如何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与奇妙的想象结合起来,看看这两首诗究竟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

这首李白创作的五言古诗,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庐山瀑布。那飞流直下的瀑布,高达三百丈,而出,散播至十里之外。它的流速之迅捷,犹如闪电般飞逝,隐现着如同天上的白虹。

初见时,惊叹其如同银河落地,那瀑布水似乎从半空中飘洒而下,使人惊叹其雄奇壮美,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海风吹拂,却未能吹断这如白色绢带的瀑布。在江月明丽的映照下,更显空灵之美。水花四处,清洗着两旁的岩壁。空中的水珠消散如轻霞,而底部的水沫则在岩石上翻腾。

对于喜欢名山的李白来说,面对此景心情更加悠闲自得。他畅想与此地隐居,享受自然之美,远离人间纷扰。这首诗创作于天宝初年,展现了李白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虽然有人认为这首诗不如第二首七绝写得好,但实际上第二首七绝中的意境和描写都可以在第一首诗中找到影子。第一首诗更注重细节的描绘,展现了李白对庐山的深厚感情。

二、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这首诗描述了张九龄所见的壮观瀑布景象。他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瀑布的高度和紫色的水雾,使其形象更加生动。诗歌中描绘了瀑布穿过杂树、洒落云层、阳光映照下的彩虹以及风雨般的声音等细节。整首诗欢快而富有感染力,展现了张九龄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首诗创作于开元十四年前后,当时张九龄因故被贬后得到皇帝的重视和提拔。他带着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写下了这首诗。整首诗以孩子的视角展现了对瀑布的浪漫描绘和内心的愉悦之情。因此这首诗极富感染力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喜悦和舒适的心情。总的来说张九龄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现了庐山瀑布的美丽和神秘令人读后心旷神怡。二诗各有千秋但无论是李白的古体长诗还是张九龄的诗歌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结语: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二虽然也非常优秀,但其首句在诸多富有想象力的描写中被掩盖掉了些亮点然而正是这种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思考视角也给了我们全新的感受而张九龄的诗篇则以轻快笔触描绘了瀑布之美同时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使读者感受到诗歌所传达出的温暖和感染力同时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去体验其中的美妙所在确实让人感叹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情描绘是如此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望庐山瀑布从哪两个字看出是从远处看的